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定。《難經》言「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是不離乎血氣,亦不 獨指血氣也。陶節菴言非血非氣,乃榮行之道路,先 天後天之造化,然亦非確論。又有言脈為血氣之先 者,本之。《素問》言「脈者血之府,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 則煩心,大則病進」等語是也。蓋常論之,無極之真,二 五之精,妙合而凝,晝夜循環,生生不息,包羅一身,灌 溉臟腑,即一元之大氣也。盈虧遲疾,動隨氣血,變見 氣口,氣血盈則脈旺,虧則脈衰,寒則行泣而脈遲,熱 則行疾而脈數,皆有至理,妙不可言。然而審臟腑於 九候,決吉凶於三指,苟非圓機之士,博古通今者,烏 足以語此哉?自秦越人以來,紛紛議論,強分部位,起 於晉之叔和,復為高陽生之《脈訣》所溷,立論背經,遺 害後世。嗣有滑伯仁氏,《診家樞要》一出,後世乃以浮、 沈、遲、數四脈為宗,而該乎眾脈,世亦莫有深究其奧 者。大抵指下妙處,在意而不在象。若不深得諸家之 精微,何由得其旨趨。今搜採類集於左,以為下手之 準則。若夫神而明之,又存乎人,非言語所可傳者。 錫初讀《脈訣》,以之診病,有如博拳,殊多謬誤,每以為 恨。乃日夜鑽研,於《素》《難》諸名家,改絃易轍,遵上中下、 左右表裡斷病,始得其竅,毫髮不爽。邇來復得李月 池公《脈學》熟讀之,而《脈訣》之謬,千古之疑,一旦冰釋。 先生詎止有功醫道,萬世蒼生咸賴無夭枉矣。

《臟腑部位》

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腎肝俱沈,脾在中州」之說。 王叔和守寸關尺分部位,以別五臟六腑者,非也。 五臟六腑之氣,晝夜循環,始於肺而終於肺,是肺為 一身之主氣,而寸口乃肺之動脈所行之處也,特藉 以候五臟六腑之氣,前賢辨之詳矣。至於諸經動脈, 各從所行之處,手陽明大腸脈動合谷,手少陰心脈 動「極泉,手太陽小腸脈動天窗,手少陽三焦脈動禾 髎,手厥陰心包絡脈動勞宮,足太陽膀胱脈動委中, 足少陰腎脈動太谿,足太陰脾脈動衝門,足陽明胃 脈動衝陽,足厥陰肝脈動太衝,足少陽膽脈動聽會。」 錫按:此一章,乃醫學一大宗旨也。夫何世人不解參 究,認假為真,確守《脈訣》,誠所謂棄周鼎而寶康瓠也。 或曰:「《二難》已言尺寸矣,吾子何獨言寸口耶?」曰:「二難 言尺寸者,以關為界,從關至魚際為一寸為陽,陽得 寸內之九分,從關至尺澤為一尺為陰,陰得尺中一 寸,乃以陰陽而言,未嘗分經絡也。」曰:「然則五臟六腑 何藉而候乎?」曰:「《經》不云乎:『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 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此軒岐越人《論脈 祕密三昧》語也。精誠思之,則得之矣。

大抵診法,當以《素》《難》上中下分屬斷病者為的。左寸 為人迎,人迎緊盛者外感。右寸為氣口,氣口緊盛者 內傷。內傷有二:一則飲食停滯,脈必盛而有力且滑, 乃見心下飽脹,惡心惡食等證;一則中氣不足,火乘 元氣,故脈大按則空,乃見倦怠自汗,手心熱等虛證。 浮沈定表裡,遲數定寒熱,有力無力定虛實。浮而有 「力為風,無力為虛。沈而有力為積,無力為氣。遲而有 力為痛,無力為冷。數而有力為熱,無力為虛熱。」寸部 屬上焦,頭面心胸之病。關部屬中焦,腹中臟腑之病。 尺部屬下焦,腰足之病。

吳草廬曰:「醫者於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肺脈、 此肝脈、此脾脈、此腎脈者,非也。五臟六腑,凡十二經。 兩手寸關尺者,手太陰肺經之一脈也,分其部位,以 候他臟之氣耳。脈始行肺,終於肝,而復會於肺,肺為 氣之門戶,故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以占一身焉。」

《婦人脈》

婦人女子,尺脈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腎脈微 濇,或左手關後尺內脈浮,或肝脈沈急,或尺滑斷絕 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也。脈微弱而濇,年少得此為 無子,中年得之為絕產。

婦人脈三部浮沈正等,按之不絕者,姙也。 崔紫虛曰:「婦人有病而無邪脈,此孕非病,所以不月。」 有病,謂經閉惡心,阻隔飲食,脈來和平是也。尺按之 數而旺亦然。左手尺脈滑實者男,右手浮滑者女。《經》 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又法:「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

經水不通。脈尺數寸微。其胎已三月也。

脈滑重,以手按之散者,五月也。

左右皆大產二子。

孕婦脈弦急,增寒壯熱,脣爪俱青,面黃黑,是胎氣損 也,當再問胎動否。若不動,反覺上攻,搶心悶絕,或下 血,當作死胎治。

凡產後須問惡露有無,及小腹有塊痛否。娠或左或 右,脈微弱,其胎必墮,以氣血無養也。屢驗急宜補養。 脈弦數亦墮,火盛也。

滑而流利,有神為胎。

尺脈濇,艱於嗣。

脈一呼一吸脈一至曰《離經》,為欲產也。脈法言沈細 而滑,為將產,未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