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陽之脈,散絡心包,合心主。正見心包相火與手少陽 相火為表裡,故歷絡於上下,而兩相輸應也。心君泰 寧,則相火安然不動,而膻中喜樂出焉。心君擾亂,則 相火翕然從之,而百度改其常焉。心包所主二火之 出入關係之重如此,是以亦得分手經之一,而可稱 為腑耳。夫豈六腑之外,更添一腑哉。至若大腸小腸, 濁陰之最者,乃與心肺同列,混地獄於天堂,安乎不 安乎?豈有濁氣上干,三焦交亂,尚可稱為平人乎?敢 著之為法,一洗從前之陋。

《律一條》

凡診脈,不求明師傳授,徒遵往法,圖一弋獲,以病試 手,醫之過也。

《合色脈論》

合色脈之法,聖神所首重,治病之權輿也。色者目之 所見,脈者,手之所持,而合之於非脈非手之間,總以 靈心為質。《內經》云:「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是則色 脈之要,可通神明。直以之下合五行休旺,上副四時 往來,六合之間,八風豉坼,不離常候,咸可推其變化 而前知,況人身病機乎?又云:「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 脈,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 是色之變化於精明之間者,合之四時之脈,辯其臧 否,蚤已得生死之徵兆,故能常遠於死而近於生也。 常遠於死而近於生,寧不足貴乎?其謂善診者,察色 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 知所苦;觀權衡規矩,按尺寸,觀浮沉滑濇,而知病所 生。是由色脈以參合於視息聽聲,相時而求病所生 之高下中外矣,精矣微矣!要未可為中人以下者道 也。是以有取於上工中工下工三等,上工十全九,中 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故云「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 調脈者,不待於色。」又根本枝葉之分矣。然必能參合 三者而兼行之,更為本末,皆得之上工也。合之維何? 「五臟之色,在王時見者,春蒼,夏赤,長夏黃,秋白,冬黑。 五臟所主,外榮之常。白當肺當皮,赤當心當脈,黃富 脾當肉,青當肝當筋,黑當腎當骨。五臟之脈,春弦夏 鉤,秋毛冬石,強則為太過,弱則為不及。四時有胃曰 平,胃少曰病,無胃曰死。有胃而反見所勝之脈,甚者 今病,微者至其所勝之時而病」,合其色脈而互推之, 此非顯明易遵者乎?仲景亦出《方便法門》,謂寸口脈 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時色 脈見,皆當病。蓋兩手太陰經之脈,總稱寸口。因其王 時而動者,肝王色青,其脈之動當微弦,設反見白色, 反得毛脈,至其所不勝之時而死矣。惟本王之色,脈 青而且弦,為得春令之正。此外不但白色毛脈為鬼 賊,即是赤黃黑之色,得鉤代石之脈,皆當主病,特有 輕重之分耳。《內經》言法已詳,仲景復以金鍼度之,學 者可不明哉。

《律一條》

凡治病不合色脈,參互考驗,得此失彼,得偏遺全,祇 名「粗工。」臨證糢糊,未具手眼,醫之罪也。

《診脈要論》

浮沉、遲數、滑澀,即此六者之中,而復有大相懸絕之 要,則人多不能識也。夫浮為表矣,而凡陰虛者,脈必 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可升散乎?沉為裡矣, 而凡表邪初感之甚者,陰寒束於皮毛,陽氣不能外 達,則脈必先見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裡,可攻內乎? 遲為寒矣,而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 可以概言寒,可溫中乎?「數為熱矣,而凡虛損之候,陰 陽俱虧,氣血敗亂者,脈必急數,愈數者愈虛,愈虛者 愈數」,是數不可以概言,熱,可寒涼乎?「微細類虛矣,而 痛極壅閉者,脈多㐲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可驟補 乎?「洪弦」類實矣,而真陰大虧者,必關格倍常,是弦不 可以概言,實可消伐乎?夫如是者,是於綱領之中。而 復有大綱領者存焉。設不能以四診相參。而欲孟浪 任意。則未有不覆人於反掌間者。此脈道之所以難 言。毫釐不可不辨也。

人迎候陽,故一盛在少陽膽與三焦也;二盛在太陽 膀胱小腸也;三盛在陽明胃與大腸也;四盛已上者, 以陽脈盛極而陰無以通,故曰格陽。寸口候陰,故一 盛在厥陰肝與心主也;二盛在少陰,心與腎也;三盛 在太陰,脾與肺也;四盛已上者,以陰脈盛極而陽無 以交,故曰關陰。

《十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臟無氣者,何 臟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 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然則五臟 和者氣脈長,五臟病者氣脈短,觀此一臟無氣,必先 乎腎,如下文所謂二臟三臟、四贓五臟者,當自遠而 近,以次而短,則由腎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 「及肺,故凡病將危者,必氣促似喘,僅呼吸於胸中數 寸之間。蓋真陰絕於下,孤陽浮於上,此氣短之極也。」 醫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隨撲而滅者。夫人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