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疼身熱等證者,正屬表邪,不得以沉為裡也。

遲脈 不及四至者,皆是也。遲為陰脈,凡代緩結澀 之屬,皆其相類,乃陰盛陽虧之候,為寒為虛。浮而遲 者內氣虛;沉而遲者表氣虛。遲在上,則氣不化精;遲 在下,則精不化氣。氣寒則不行,血寒則凝滯。若遲兼 滑大者,多風痰頑痹之候;遲兼細小者,必真陽虧弱 而然。或陰寒留蓄於中,則為泄為痛;或元氣不榮於 表,「則寒慄拘攣。」大都脈來遲慢者,總由元氣不充。不 可妄施攻擊。

數脈, 五至六至以上,凡急疾緊促之屬,皆其類也。 為寒熱,為虛勞,為外邪,為癰瘍。滑數、洪數者,多熱;澀 數、細數者,多寒;暴數者多外邪,久數者必虛損。數脈 有陰有陽,今後世相傳,皆以數為熱脈,及詳考《內經》, 則但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曰麤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曰緩而滑者,曰 熱中。」舍此之外,則並無以數言熱者,而遲冷數熱之 說,乃始自《難經》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今舉世所宗, 皆此說也。不知數熱之說,大有謬誤,何以見之?蓋自 余歷驗以來,凡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 滑有力,如經文所言者是也。至於數脈之辯,大約有 七,此義失真,以至相傳遺害者,弗勝紀矣。茲列其要 者如左:諸所未盡,可以類推。 一、外邪有數脈,凡寒 邪外感,脈必暴見緊數,然初感便數者,原未傳經,熱 自何來?所以只宜溫散。即或傳經日久,但其數而滑 實,方可言熱。若數而無力者,到底仍是陰證,只宜溫 中。此外感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若概用寒涼,無不 殺人。 一、虛損有數脈,凡患陽虛而數者,脈必數而 無力,或兼細小而證見虛寒,此則溫之且不暇,尚堪 作熱治乎?又有陰虛之數者,脈必數而弦滑,雖有煩 熱諸證,亦宜慎用寒涼,若但清火,必至脾泄而敗。且 凡患虛損者,脈無不數,數脈之病,惟損最多,愈虛則 愈數,愈數則愈危,豈數皆熱病乎。若以虛數作熱數, 則萬無不敗者矣。 一、瘧疾有數脈。凡瘧作之時,脈 必緊數,瘧止之時,脈必和緩。豈作即有火,而止則無 火乎。且火在人身,無則無矣,有則無止時也。能作能 止者,惟寒邪之進退耳,真火真熱則不然也。此瘧疾 之數,故不可盡以為熱。 一、痢疾有數脈。凡痢疾之 作,率由寒濕內傷,脾腎俱損,所以脈數但兼弦澀細 弱「者,總皆虛數,非熱數也。」悉宜溫補命門,百不失一。 其有形證多火,年力強壯者,方可以熱數論治,然必 見洪滑實數之脈,方是其證。 一、癰瘍有數脈,凡脈 數,身無熱而反惡寒,飲食如常者,或身有熱而得汗 不解者,即癰疽之候也。然瘡瘍之發,有陰有陽,可攻 司補,亦不得盡以脈數者為熱證。 一、痘疹有數脈, 以邪毒未達也,達則不數矣。此當以虛實大小分陰 陽,亦不得以數為熱脈。 一、癥癖有數脈,凡脅腹之 下,有塊如盤者,以積滯不行,脈必見數。若積久成疳, 陽明壅滯,而致口臭、牙疳、發熱等證者,乃宜清胃清 火。如無火證而脈見細數者,亦不得認以為熱。 一、 胎孕有數脈,以衝任氣阻,所以脈數。本非火也。此當 以強弱分寒熱。不可因其脈數。而執以黃芩為聖藥 也。按以上數脈諸證。凡邪盛者多數脈。虛盛者尤多 數脈。則其是熱非熱。從可知矣。

洪脈 大而實也,舉按皆有餘。洪脈為陽,凡浮芤、實、 大之屬,皆其類也。為血氣燔灼,大熱之候。浮洪為表 熱,沉洪為裡熱,為脹滿,為煩渴,為狂躁,為斑疹,為頭 疼面熱,為咽乾喉痛,為口瘡癰腫,為大小便不通,為 動血。此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候。若洪大至極,甚至 四倍以上者,是即陰陽離絕,關格之脈也,不可治。 微脈 纖細無神,柔弱之極,是為陰脈。凡細小虛濡 之屬,皆其類也,乃血氣俱虛之候。為畏寒,為恐懼,為 怯弱,為少氣,為中寒,為脹滿,為嘔噦,為泄瀉,為衄崩, 為虛汗,為食不化,為腰腹疼痛,為傷精失血,為眩運 厥逆。此雖氣血俱虛,尤為元陽虧損,最是陰寒之候。 滑脈 往來流利,如盤走珠。凡洪大芤實之屬,「皆其 類也,乃氣實血壅之候。為痰逆,為食滯,為嘔吐,為滿 悶。」滑大滑數為內熱,上為心肺頭目、咽喉之熱,下為 小腸膀胱、二便之熱。「婦人脈滑數而經斷者,為有孕。 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自營衛充實之佳兆。若過於 滑大,則為邪熱之病。」又凡病虛損者,多有弦滑之脈, 此陰虛然也。瀉痢者亦多弦滑之脈,此脾腎受傷也, 不得通以火論。

「澀脈, 往來艱濇,動不流利,如雨霑沙,如刃刮竹」,言 其象也。澀為陰脈,凡虛、細、微、遲之屬,皆其類。為血氣 俱虛之候,為少氣,為憂煩,為痹痛,為拘攣,為麻木,為 無汗,為脾寒少食,為胃寒多嘔,為二便違和,為四肢 厥冷,男子為傷精,女子為失血,為不孕,為經脈不調。 凡脈見澀滯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 氣無以暢,其在上則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則有下焦 之不運,在表則有筋骨之疲勞,在裡則有精神之短 少。凡此總屬陽虛。諸家言「氣多血少」,豈以脈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