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平穩,而無「大得喪也。其他言有所未盡,義有所未備, 學者可以類推。」是則吾之所謂知人者,一本於理而 已矣。豈敢妄為之說以欺人哉!噫!予所以著為是論 者,蓋以世之有言《太素脉》者,靡不翕然稱美,不惟不 能以理析,又從而延譽於人,縱使其言有謬,又必陰 與之委曲影射,此所謂誤己而誤人者也。果何益之 有哉。又有迎醫服藥者不惟不先言其所苦甚至再 三詢叩終於默默。至有隱疾而困醫者醫固為其所 困。不思身亦為醫所困矣。此皆世之通患人所共有。 故予不得不詳論之。以致夫叮嚀之意。俾聾瞽者或 有所開發焉。《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吳崑論太素可採之句》

《太素》之說,固為不經,然其間亦有可採者,如曰:「脈形 圓淨,至數分明謂之清;脈形散澀,至數模糊謂之濁。 質清脈清,富貴而多喜;質濁脈濁,貧賤而多憂。質清 脈濁,此為清中之濁,外富貴而內貧賤,失意處多,得 意處少也。質濁脈清,此為濁中之清,外貧賤而內富 貴,得意處多,失意處少也。」若清不甚清,濁不甚濁,其 得失相半,而無大得喪也。富貴而壽,脈清而長;貧賤 而夭,脈濁而促。清而促者,富貴而夭;濁而長者,貧賤 而壽。此皆《太素》可採之句也。然亦不能外乎《風鑑》,故 業《太素》者,不必師《太素》,但師《風鑑》,《風鑑》精而《太素》之 說自神矣。至其甚者,索隱行怪,無所不至,是又巫家 之教耳。孔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正士豈為之哉?

《述古》

《經》曰:「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堅盛者傷於食。」此本 以陽明太陰之脈,分言表裡,而王叔和以左為人迎, 右為氣口,因致後人每以左脈辯外感,右脈辯內傷。 豈左無內傷,而右無外感乎?謬甚謬甚!

詳《內經》三部九候篇獨小獨大等獨字,即醫中精一 之義,診家綱領,莫切於此。今見諸家言脈,悉以六部 浮沉,鑿分虛實,顧不知病本何在?既無獨見,焉得確 真?故《寶命全形論》曰:「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 無以形先。」是誠察病之祕旨,必知此義,方可言診。 按《玉機真臟》篇:「病在中在外」,中外二字,乃指邪正為 言也。蓋邪氣來於外,元氣見於中。邪氣之來皆有餘, 故太過則病在外;元氣之傷惟不足,故不及則病在 中也。又凡脾家有病,必有形見,故惡者可見。若其無 病,則陰行灌濡,五臟攸賴,而莫知其然,故善者不可 得見,是即所謂胃氣也。

詳代脈之義,本以更代為言。如《宣明五氣篇》曰:「脾脈 代者,謂胃氣隨時而更,此四時之代也。」《根結篇》曰:「五 十動而不一代者,謂五臟受氣之盛衰」,此至數之代 也。《平人氣象篇》曰:「但代無胃曰死」者,謂代無真臟不 死也。由此觀之,則凡見忽大忽小,乍遲乍數,倏而更 變不常者,均謂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脈來,數中止不 能自還,脈代者死。」自後以此相傳,遂失代之真義。 凡肝脈但弦,腎脈但石,名為真臟者,以其無胃氣也。 若肝當弦而不弦,腎當石而不石,總由穀氣不至,亦 以其無胃氣也。此舉肝腎而言,則五臟皆然。

按《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多血 二字。乃傳寫之誤也。觀本篇下文曰。刺濇者。無令其 血出。其為少血可知。仲景曰。濇者營氣不足。是亦少 血之謂。

詳五色篇論人迎氣口。蓋人迎本足陽明之經脈,在 結喉兩旁。氣口乃手太陰之經脈,在兩手寸口。人迎 為腑脈,所以候表,氣口為臟脈,所以候裡,故曰:氣口 獨為五臟主,此《內經》之旨也。所以後世但診氣口,不 診人迎。蓋以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而肺朝百脈,故 寸口為脈之大會,可決死生。而凡在表在裡之病,但 於寸口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誤以左手為人迎, 右手為氣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裡」,豈左無裡而 右無表乎?訛傳至今,其誤甚矣。

「按:《至真要大論》云:『脈至而從者,如陽證見陽脈,陰證 見陰脈,是皆謂之從也』。」若陽證雖見陽脈,但按之不 鼓,而指下無力,則脈雖浮大,便非真陽之候,不可誤 認為陽證。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或陰證雖 見陰脈,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認為陰證。 按「《玉機真臟論》篇之義,如前篇言病在中脈虛者為 難治」,後篇言病在中,脈實堅者為難治。前言「病在外, 脈濇堅者為難治」,後言「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為難治。」 前後若乎相反,何也?蓋實邪在中者,脈不宜虛;虛邪 在中者,脈不宜實也。陽邪在表者,宜滑而耎,不宜澀 而堅;外邪方盛者,宜實而大,不宜虛而小也。此中各 有精義,或者以其為誤,是不達耳。

按:胃氣即人之陽氣,陽氣衰則胃氣弱,陽氣敗則胃 氣絕,此即死生之大本也。所謂凡陽有五者,即五臟 之陽也。五臟之氣,必互相灌濡,故五臟之中,必各兼 五氣,所謂二十五陽也。是可見無往而非陽氣,亦無 往而非胃氣,無胃氣即真臟獨見也,故曰死。

《身經通考》
臣李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