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一

  臟腑門十

  黃帝素問陽明脈解篇 太陰陽明篇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胃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海論篇

   病傳篇 論痛篇 五味篇 師傳篇

  扁鵲難經胃腑形象 胃腑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胃腑寒熱虛實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胃腑脈論 胃實熱 胃虛寒

  劉完素六書風厥證 胃疸證 食㑊證 鼓脹證 胃寒腸熱證 胃熱腸寒

  證

  李杲十書大腸小腸五臟皆屬于胃胃虛則俱病論

  朱震亨格致餘論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李梴醫學入門胃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胃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喻昌醫門法律胃宜甘溫

  鍼灸

藝術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醫部彙考一百一

臟腑門十

《黃帝素問》

《陽明脈解篇》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 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 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 惡木也。」

陽明之脈者,乃胃之悍氣,別走陽明,悍熱之氣盛,則胃腑之氣虛。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 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太陽之氣主皮毛,陽明之氣主肌肉,少陽之氣主胸脅」,言三陽之氣,主於膚腠氣分之間者也。夫邪之中人,始於皮毛,次於肌肉,以及於經脈。邪在肌腠,則合於陽明氣分之陽,入於經脈,而陽明又多血多氣,是以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也。

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 人。」

厥氣上逆於肺則喘,逆於心則驚。陽明之熱上逆於少陰,陰陽相薄,則恐而惡人也。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 臟則死,連經則生。」

連,謂臟腑經絡之相連也。蓋手太陰之脈,還循胃陽明之絡,通於心。如熱邪厥逆於上,干於心肺之經而喘惋者生,干於心肺之臟則死矣。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 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 也?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 能登高也。

陽主腑,陽受氣於四末,故四支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矣。蓋陽盛則升,四旁俱盛,故能升高。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 欲走也。」

陽明之氣主肌肉,故熱盛於身,身熱故棄衣而走也。《傷寒論》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蓋熱在外,故不欲衣。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 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 妄走也。」

胃絡上通於心,陽盛則心神昏亂,故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如熱盛於胃,則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蓋四肢稟氣於胃也。

《太陰陽明篇》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陽明者,表陽也,為五臟六腑之海,亦為之行氣於三陽,如海之行雲氣於天下也。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 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 氣以生,故不用焉。

三陰三陽。所以受氣於太陰陽明者。氣也。如臟腑四支。受水穀之津液者。各因其經脈而通於太陰陽明也。

《氣厥論》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胃主受納水穀,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熱邪,逆乘於胃,胃熱則消穀善食,陽明燥熱則榮衛津液不生,故雖能食而瘦,亦解㑊也。又謂之《食亦》。

《標本病傳論》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 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