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胃寒腸熱證》主胃

胃寒主收,水穀不化,泄瀉,胃寒之氣在上,腸熱之氣 在下,故脹而洩,妙應丸主之。

《胃熱腸寒證》主胃

胃熱則消穀。善食而饑。腸寒則血凝脈重。小便痛而 脹。青橘皮丸主之。

《元李杲十書》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黃帝鍼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 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 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腸主津,小腸主 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 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支,大腸、小腸無 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 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 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 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 乎?」予應之曰:「《玉機真臟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 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 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 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 之不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 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 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 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 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 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朱震亨格致餘論》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凡言治國者,多借醫為諭,仁哉斯言也。真氣,民也。病 邪,盜賊也。或有盜賊,勢須剪除而後已。良相良將,必 先審度兵食之虛實,與時勢之可否,然後動兵。兵涉 輕妄,則吾民先困於盜,次困於兵,民困而國弱矣。行 險僥倖,小人所為。萬象森羅,果報昭顯,其可不究心 乎?大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病邪輕而藥力重, 則胃氣受傷。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穀、肉、 菜果相宜。蓋藥石皆是偏勝之氣,雖參、芪輩為性亦 偏,況攻擊之藥乎。

《明李梴醫學入門》

《胃腑賦》

胃號「太倉」,俗呼為「肚。」

無所不容若倉庫然

上透咽門。食管而受其所吞。曲接小腸。而傳其所腐。容 三斗五升。而留亦如之。

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飲食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也。

長二尺《六寸而大》,一尺五。

徑五寸,重二觔十四兩。

形驗於《膕》,而厚薄不同。

膕者,肉之標,即腿肚也。

氣通於口,而脈息是主。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在手魚際之後,所候動脈者,是手太陰脈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

清升濁降,六腑大源。食化飲消,五臟安堵。

「胃中清氣升則濁氣降。飲食消化則百病不生。五臟調和。安然如堵。」 是胃主陽氣,發生而為六腑之源也。噫!至濁之中,而有至清者存焉。

風中口喎。喉痹頸汗。膈塞腹大。或時目黃目泣。

胃脈起於鼻交頞中,循鼻外入齒縫,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循頤後下廉,至人迎,循咽入缺盆,下乳膈,循腹裏,至氣衝而合,故病如是。目黃者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熱中而上蒸於目,變黃色。目泣者人瘦,腠理開,風得外泄,則寒中而目淚自出。

氣逆。喘急不臥。食脹。妨悶嘔噦。或時心痛乳痛。

「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臟腑為水,故喘。又陽明氣盛,不得從其道,故胃不和而臥不安,且息有音也。脈屬脾絡胃,故病則妨悶喫食則脹滿也。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陰氣衰而陽氣將出也。陽明病,氣至則善嘔,嘔已乃衰。挾寒則嘔腥水,挾風則嘔甜水,挾濕則嘔酸水也。其人舊有寒氣,因穀氣入胃,上注於肺」 ,寒氣與新穀氣相攻相并。復出於胃。故為乾噦也。心痛者。氣鬱胃脘也。乳痛者。陽明主乳房也。

熱。惡火氣。人聲亦惡腋腫。口渴流涎。甚則登高發狂。

發狂踰垣上屋者。陽盛則能升高也。《經》曰。陽明之厥。則顛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言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