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131

此页尚未校对

鍼灸

《素問》曰:「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 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 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肺主氣而發原於腎,母子之經氣相通,病則氣逆,故喘欬也。肺俞在肩背,氣逆於上,則肩背痛而汗出,逆於下則尻陰胻膝皆痛也。腎為生氣之原,肺主周身之氣,以司呼吸,生氣衰於下,故不能報息於上。腎氣衰則耳聾,金水之氣不足,則嗌乾也。太陰,手太陰肺經之本脈。《啟元子》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者,正謂腨內側內踝後之直上,則少陰脈也。視左右足脈,少陰部分,有血滿異於常者,即而取之。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 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 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 出血如大豆,立已。

皮毛者,肺之合臟,氣熱於內,故淅然寒慄於外而惡風寒,蓋熱盛則寒也。肺上連喉嗌,故舌黃。臟真高于肺,主行榮衛陰陽,故身熱也。熱干肺臟,故喘咳不得太息。肺主胸中之氣,氣傷故痛走胸背也。五臟之應天者肺,而手陽明之脈,上循于頭,故頭痛不堪;熱爭于內,故汗出而身寒也。肺病者,加于丙丁,丙丁不死,起于庚辛。如氣逆,則遇勝尅之日,即死矣。刺血如大豆者,六經之刺,皆宜瀉而不宜補者也。肺乃五臟之長,故舉肺以申明之。

《靈樞》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 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節五臟之旁,以手疾按之 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五臟六腑之應於皮肉骨筋者,臟腑雌雄之相合也。五臟之外應者,陰陽之氣,皆有出有入也。肺主皮毛,故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者,皮寒熱也。蓋臟為陰,皮膚為陽,表裏之氣,外內相乘,故為寒為熱也。「上氣喘」者,肺氣逆也。「汗出」者,毛腠疏也。「欬動肩背」者,肺俞之在肩背也。膺中外俞,肺脈所出之中府。雲門,處背三節五臟之旁。乃肺俞旁之魄戶也。缺盆中者。手陽明經之扶突。蓋從腑以越陰臟之邪。

《千金方》曰:「右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肺脈也,苦短氣 欬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陽明,治陽。」

右手關前寸口陰實者,肺實也。苦少氣,胸中滿膨膨, 與肩相引,刺手太陰,治陰。

凡肺病之狀,必喘欬逆氣,肩息背痛,汗出,尻陰股膝 攣,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 其經手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少陰血者。

肺病其色白,身體寒,但無熱,時時欬,其脈微遲,為可 治,宜服五味子大補肺湯、瀉肺散。「春當刺少商,夏刺 魚際,皆瀉之。季夏刺太淵,秋刺經渠,冬刺尺澤,皆補 之。又當灸膻中百壯,第三椎二十五壯。」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之旁,以手重按之快然,乃 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灸《陰都》隨年壯,穴在俠胃脘兩 邊相去一寸,胃脘在心下三寸。

治肺風氣痿絕。四肢滿脹。喘逆胸滿。灸肺腧各二壯。 肺腧對乳引繩度之。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 五分。

導引

《千金方》曰:「六字訣,若肺病即噓出。其法夜半後八十 一,雞鳴七十二,平旦六十二,日出五十四,辰時四十 五,巳時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導引三百四十遍。 病有四種,一冷痹,二氣疾,三邪風,四熱毒。若有患者, 安心調氣,此法無有不瘥也。」

肺病用噓。肺臟病者,胸背脹滿,四肢煩悶。相法:肺色 白,患者喜夢見美女美男,詐親附人,共相抱持,或作 父母兄弟妻子。療法用噓氣出。又云:「肺病者,用大噓 三十遍,細噓十遍,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然後乃 為之。」

《養性書》曰:「吐納法,肺病用呬,呬為瀉,吸為補。先調氣 令和,以鼻微長引氣,然後呬之,令自己耳不聞呬聲, 聞則瀉之太過也。太呬三十六遍,細呬十二遍,能去 肺家勞熱。凡一切逆氣欬嗽,皮膚瘡瘍,四肢煩疼,鼻 塞、胸背痛,皆宜數呬之,疾愈則止,過度則損矣。大凡 呬噓呵吹呼,俱宜向西北,徐向東南,三吸生氣以補」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