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134

此页尚未校对

大腸腑形象之圖

大腸腑形象之圖

《漢張機金匱要略》

《大腸寒熱》

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

《華佗中藏經》

《論大腸腑虛實寒熱逆順生死脈證之法》

「大腸者,肺之腑也,為傳送之司,號監倉之官。肺病久 則傳入大腸」,手陽明是其經也。寒則泄,熱則結,絕則 利下不止而死,熱極則便血。又風中大腸則下血。又 實熱則脹滿,大便不通,虛寒則滑泄不定。大腸乍虛 乍實,乍來乍去,寒則溏,熱則垢。有積物則發熱慄而 寒,其發渴如瘧狀,積冷脾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何 物是也。虛則喜滿咳喘。咽中如核妨也。

《唐孫思邈千金方》

《大腸腑脈論》

大腸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氣于大 腸,大腸者,為行道傳瀉之腑也,號「監倉掾」,重二斤十 二兩,長一丈二尺,廣六寸,當臍右回,疊積還反十二 曲,貯水穀一斗二升。主十二時,定血脈,和利精神,鼻 隧以長,以候大腸。

《大腸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實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腸 滿,善喘欬,面赤身熱,喉咽中如核狀,名曰大腸實熱 也。

《大腸虛冷》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虛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胸 中喘,腸鳴虛渴,脣乾目急,善驚泄白,名曰大腸虛冷 也。

《金劉完素六書》

《三焦約證》主大小腸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氣入客。約而不行。故穀氣不 得通也。枳殼丸主之。

《腸痹證》

雖多飲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氣喘急而 飧泄。木香丸主之。

《虙瘕證》主女病

大腸小腸移熱。名「虙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結而 大腸閟澀。檳榔丸主之。

《明李梴醫學入門》

《大腸腑賦》

大腸又名「迴腸」,長二丈一尺,而大四寸,受水穀一斗 七升半。

《迴腸》者,當臍右迴,疊積十六曲,徑一寸半,受穀一斗,水七升半。

魄門上應闌門,長二尺八寸而大八寸,受穀九升三 合八分。

魄門者,肺藏魄也,又曰廣腸,言廣闊於大小腸也,又曰肛門,言其處似車缸形也。《內經》以此為一臟,故俗名墜臟。熱則重墜或突出,虛則脫下不收,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專主出而不納。凡腸胃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闌門者,大小腸各受物傳化,而相會於此。滓入廣腸,水入膀胱,關闌分隔,故曰「闌門。」

肛之重也,僅十二兩;腸之重也,再加二斤。

《肛門》重十二兩,《大腸》重二斤十二兩。

總通於肺。而心腎膀胱。連絡系膈。

肛門,亦大腸之下截也,總與肺為表裏。大小腸之系,自膈下與脊膂連,心腎膀胱相系,脂膜筋絡,散布包裹,然各分紋理,羅絡大小腸與膀胱。其細脈之中,乃氣血精液流走之道。

外應在皮,而氣血津液,潤燥不均。

肺應皮。若氣血津液調和,則大便亦調。燥熱則便堅而澀。寒濕則便潤而利。

風搏耳鳴。齒痛便血。或時欲食不食。嘔吐清水。

便血有遠近者,腸系心腎膀胱故也。食則嘔吐者,肺風傳入大腸,令腸中宛轉搏上,不欲食,食即嘔吐清冷水也。

血壅鼻衄。目黃喉痹。或時大指次指肩臑痛。頻

手陽明脈,起大指次指之端,循臂臑外,上肩髃之前廉,下齒還出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俠鼻孔,交目側,故病如是。

氣祕。腹滿切痛。外注皮膚堅硬。

氣滯腸中切痛。或鳴腹滿。大便祕澀。重感于寒。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