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秋冬收藏之令。不可以春夏生長之氣逆之。醫者而 可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旨乎。

《先哲格言》

心肺為臟,陰也,以通行陽氣而居上,陰體而陽用也。 大腸小腸為腑,陽也,以傳陽氣而居下,陽體而陰用 也。

足相火屬膽,配肝主血。手相火屬三焦,配腎之命門 主精。肝與命門皆屬風木,木中有火,則精血之中有 熱氣也。然精血體潤,水也。火與水相守,故不發,至發 而為熱,則皆精血將枯之所致也,譬如木枯則火易 焚耳。故相火發者難治。今虛勞骨蒸之病,皆相火發 熱之證也。小水不能減大火,法當補陰,則熱自退。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五臟內傷》

七情內傷,過於喜者,傷心而氣散,心氣散者,收之養 之。過於怒者,傷肝而氣逆,肝氣逆者,平之抑之。過於 思者,傷脾而氣結,脾氣結者,溫之豁之。過於憂者,傷 肺而氣沉,肺氣沉者,舒之舉之。過於恐者,傷腎而氣 怯,腎氣怯者,安之壯之。

五臟受傷,本不易辨。「但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肝病則 目不能視而色青,心病則舌不能言而色赤,脾病則 口不知味而色黃,肺病則鼻不聞香臭而色白,腎病 則耳不能聽而色黑。」

《五臟虛實》

心實者,多火而多笑;肝實者,兩脇少腹,多有疼痛,且 復多怒。脾實者,為脹滿氣閉,或為身重;肺實者,多上 焦氣逆,或為欬喘;腎實者,多下焦壅閉,或痛或脹,或 熱,見於二便。

心虛者,陽虛而多悲。肝虛者,目䀮䀮無所見,或陰縮 筋攣而善恐。脾虛者,為四肢不用,或飲食不化,腹多 痞滿而善憂。肺虛者,少氣息微而皮毛燥濇。腎虛者, 或為二陰不通,或為兩便失禁,或多遺泄,或腰脊不 可俯仰而骨痠痿厥。

《臟象別論》

臟象之義,而同中有不同,及有先同而後異者,俱不 可以不辨也。夫人身之用,止此血氣,雖五臟俱有血 氣,而其綱領,則肺出氣也,腎納氣也,故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本也。血者,水穀之精也,源源而來,而實生 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而 灌溉一身。所謂「氣主噓之,血主濡之」,而血氣為人之 「橐籥」,是皆人之所同也。若其同中之不同者,則臟氣 各有強弱,稟賦各有陰陽。臟有強弱,則神志有辨,顏 色有辨,聲音有辨,性情有辨,筋骨有辨,飲食有辨,勞 逸有辨,精血有辨,勇怯有辨,剛柔有辨也。強中強者, 病其太過;弱中弱者,病其不及。因其外而察其內,無 弗可知也。稟有陰陽,則或以陰臟喜溫煖,而宜薑、桂 之辛熱;或以陽臟喜生冷,而宜芩、連之苦寒;或以平 臟,熱之則可陽,寒之則可陰也。有宜肥膩者,非潤滑 不可也。有宜清素者,惟羶腥是畏也。有氣實不宜滯, 有氣虛不宜破者。有血實不宜澀,有血虛不宜泄者。 有飲食之偏忌,有藥餌之獨礙者。有一臟之偏強,常 致欺凌他臟者。有一「臟之偏弱,每因受制多虞者。有 素挾風邪,必因多燥,多燥由於血也;有善病濕邪者, 必因多寒,多寒由於氣也。此固人之有不同也。亦有 一人之稟,而先後之不同者。如素稟陽剛,而恃強無 畏,縱嗜寒涼,及其久也,而陽氣受傷,則陽變為陰矣; 或以陰柔而素耽辛熱,久之則陰日以涸,而陰變為 陽矣。」不惟飲食情慾皆然,病有出入,朝暮變遷,滿而 更滿,無不覆矣;損而又損,無不破矣。故曰:「久而增氣, 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此在經文,固已明 言之矣。夫不變者常也,不常者變也。人之氣質有常 變,醫之病治有常變,欲知常變,非明四診之全者不 可也。設欲以一隙之偏見,而應無窮之變機。吾知其 害於人者多矣。故於此篇之義。尤不可不深察。

《身經通考》
臣李瀠著

《臟腑問答》

長春子曰:「敢問五臟六腑之義何謂也?」曰:「臟者藏也, 如寶藏然,藏物而不泄也。臟陰而根於陽,故其數奇。 腑者聚也,如府庫然,聚物轉輸,其用不窮也。腑陽而 根於陰,故其數耦。肺沛也,中有二十四孔,分布清濁 之氣,沛然莫禦也。市者,人氣之所聚,膻中為氣海,故 從市。心,新也,神明之官,變化日新也。大火,心星之形」, 象天之夏也,去腎八寸四分,位《離》生陰,故能生血。脾, 裨也,掩乎太倉,裨助胃氣也。居心肺之下,故從卑。太 陰濕土與血類,故裹血。肝,幹也,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足以幹事也。居震而為龍雷,故多驚多怒。木生火,為 血之母,故藏血。腎,慎也,慎守精室,不可妄泄也。又引 也,引水下行,其精管自兩腎脊骨間發源,繞大腸之 右,從溺管之下,出前陰而泄精,是為五臟胃衛也。水 穀之精氣,布濩周身,足以衛外而為固也。上為賁門, 下為幽門,倉廩之官,五穀之腑,故從田膽。也。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