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病來潮作之時,病氣精神增添者,是為病氣有餘,乃 邪氣勝也,急瀉之以寒涼酸苦之劑。《苦》病來潮作之 時,神氣困弱者,為病氣不足,乃真氣不足也,急補之 以辛甘溫熱之劑。」不問形氣有餘,並形氣不足,只取 病氣有餘不足也。不足者補之,有餘者瀉之。假令病 氣有餘者,當急瀉之以寒涼之劑,為邪氣勝也;病氣 不足者,當急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此真氣不足也。 夫形氣者,氣謂口鼻中氣息也,形謂皮膚筋骨血脈 也。形勝者為有餘,消瘦者為不足。其氣者,審口鼻中 氣,勞役如故,為氣有餘也。若喘息氣促氣短,或不足 以息者,為不足也。故曰:「形氣」也,乃人之身形中氣血 也。當補當瀉,全不在於此,只在病勢「潮作之時,病氣 增加者,是邪氣勝也,急當瀉之。如潮作之時,精神困 弱,語言無力,及懶語者,是真氣不足也,急當補之。若 病人形氣不足,病來潮作之時,病氣亦不足,此乃陰 陽俱不足也,禁用鍼,宜補之以甘藥,不可以盡劑,不 灸弗已,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是也。」

「氣證則飲水」,血證不飲水。氣病則麻,血病則痛,「無陽 則厥,無陰則嘔。」陰證「身靜重,語無聲,難布息,目睛不 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來口與鼻中氣冷,水漿 不入,大小便不禁而止,惡寒有如刀刮。」陽證身動輕, 語有聲,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能來,口與鼻 中氣皆熱。

《面部形色之圖》

察色分位 坤胃。遺散至腎死 兌:肺 乾大腸。遺散至肝死 額:    離心           坎腎。頤: 精明五色, 巽膽。遺散至脾死 震:肝、 艮:小腸。遺散至肺死

《察色脈以定吉凶》

脈地也。色天也。地生天則順。天生地則逆。

假令得弦脈而面赤色。地生天也。地生天則順也。兒 扶母兮。瘥速也。

假令得弦脈而面黑色。天生地也。天生地則逆也。「母 抑子兮。」退遲也。

色者,陰中之陽氣也,本乎天。脈者,陽中之陰氣也,本 乎地。

《天元圖》

《七十四難》曰:「從其首,繫其數。」

「間象  在表  ,五化《疊元  》」,以應,望聞肝  青。大敦、《木井》臊。曲泉水合酸。中封金經呼。太衝土俞泣。行間火榮心  赤。少府火榮焦。少衝木井苦。少海水合言。靈道金經汗。神門土俞脾  黃。太白土俞香。大都火榮甘。隱白木井歌。陰靈泉水合涎。商丘金經肺  白。經渠金經腥。太淵土俞辛。魚際火榮哭。少商木井涕。尺澤水合腎  黑。陰谷水合腐。復溜金經《鹹》。太谿土俞《呻》。然谷火榮液。湧泉木井

《地元圖》

《六十八難》曰:「元證脈合,復生五象。」

井。心下滿。 膽。元證  身熱 體重。節痛喘嗽。寒熱逆氣。榮。身熱  心下滿。小腸《元證》 體重、    寒熱,    逆氣俞體重節痛心下滿。 身熱 元證,    《寒熱    逆氣經》喘咳寒熱心下滿。大腸「身熱 體重。」    《元證    逆氣合》逆氣而洩心下滿。膀胱身熱 體重。    寒熱    元證。

假令膽病。善潔面青。善怒。元證得弦脈。脈合又病心下滿。 當刺膽井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又病身熱。當刺膽榮又 病體重節痛。當刺膽俞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又病 喘咳寒熱。當刺膽合餘經例倣此。假令肝經淋溲,便難轉 筋,春刺井,夏刺榮,秋刺經,冬刺合。

夫天元法者,謂之五化,疊元當從其首繫其數。首者, 寅方春也,在人為肝,是從東方順天輪數至所主之 處,計從幾數,卻於所受病一方,倒疊回去,數至依前 數盡處,便於元受病一方穴內,瀉所止之方來路穴 也。不得於所主之方,《內經》中瀉之,勿悮。 假令病者聞香臭,二者心主五臭也,入脾為香臭,從 東數至所主之處,所主五臭者,心也,東一南二,計得 二數,卻當於受病之方倒疊回去,脾一心二,元數二 也,是數至心,心者榮火也,當於受病之方內瀉榮火, 是脾經瀉火都是也。或曰:「何以倒疊數?」對曰:「此從地 出,為天輪所載,右遷於天,不當於所顯之虛治之」,此 舟行岸移之意也。

《朱震亨心法》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 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苟不以相參而斷其病邪之逆 順,不可得也。」為工者深燭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黃 赤白黑,以合於五臟之脈,窮其應與不應,切其五脈, 急大緩濇沈,以合其五臟之色,順與不順。誠能察其 精微之色,診其微妙之脈,內外相參而治之,則萬舉 萬全之功,可坐而致也。《素問》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其意如此。原夫道之一氣,判而為陰陽,散而為五行, 而人之所稟皆備焉。夫五脈者,天之真,行血氣,通陰 陽以榮於身。五色者,氣之華,應五行,合四時以彰於 面。惟其察色按脈而不偏廢,然後察病之機,斷之以 寒熱,歸之以臟腑,隨證而療之,而獲全濟之效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