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 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心屬火,受南方之赤色,通於心而養精於內也。《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於耳而為」別氣者,心主之氣也。病在五臟者,病五臟之氣也。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心氣通於南方,故與五行之火同類。《五常政論》曰:「其畜馬」,蓋以午未皆屬火也。黍糯,小米也,性溫而赤色,故為心之穀。其應天之四時,則上為熒惑,熒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日一周天。心主脈,故病在脈。脈以應地。曰「是以」者,以地之五味五行,羊畜黍穀,以應病之在脈也。徵火音,其應在夏。七火之成數,焦氣因火變也。

《陰陽應象大論》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 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 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 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 苦傷氣,鹹勝苦。

「南方,主夏令,故生熱。」夫火生熱,今以在天之熱而生火,正陰陽不測之變化。炎上作苦,火生苦味也。苦生心,蓋苦乃心之味,味為陰,臟亦為陰,故味生臟也。心生血,蓋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血生脾者,由本臟之所生而生,及相生之臟也。心氣通於舌,心和則知五味,故心主舌。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人之陰陽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則參天兩地者也。先言體而後言臟者,人秉天地之生氣,自外而內也。赤,南方之火色也。徵為火,音和而美也。心志喜,故發聲為笑。心獨無俞,故變動在志。心氣并於肺則憂也。舌者心之官,苦者火之味,在志為「喜」者,心中和樂則喜也,過於喜則心志自傷。恐勝喜者,恐為腎志,水勝火也。熱則氣泄,故熱傷氣有亢害,則有承制陰陽五行之自然,故寒勝熱。苦乃火味,故亦傷氣也。鹹為水味,故勝苦。

雷氣通於心。

《雷》。火之發聲也。心為火臟。氣相感召。故與心相通。

《靈蘭祕典論》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位南面,靈應萬機,故為君主之官。清靜虛靈,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

五臟六腑,心為之主,君主神明。則十二官各安其職,以此養生,則壽終身而不致危殆,蓋「心正則身修也。」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 此養生則殃。

心為身之主,即我之神明。心主不明,則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絡,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脈。脈者血脈也,血者神氣也。神明昏亂,則血脈凝泣,而使道閉塞矣。血氣者,充膚熱肉,滲皮膚,生毫毛,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血脈不通,而形乃大傷矣。故以此養生,則殃折不壽。

《六節臟象論》

帝曰:「臟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 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臟腑之形像,以應天地之陰陽。心主血,中焦受氣,取汁化赤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應變萬事,故曰「神之變也。」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於面。心主血脈,故其華在面也。在體為脈,故其充在血脈。其類火,而位居尊高,故為陽中之太陽,而通於夏氣,夏主火也。

《五臟生成篇》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是故多食鹹,則脈 凝泣而色變。

心主血脈,故合脈。心之華在面,故其榮在色。夫五臟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則生化。心主火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臟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多食鹹,則水味太過而傷心,故其脈凝泣而色變矣。

《診要經終論》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收藏之氣,從天而降,肺屬乾金而主天,為心臟之蓋,故秋冬之氣,從肺而心,心而腎也。少陰主冬令,故先從手少陰而至於足少陰。

《平人氣象論》

「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夏臟之元真。通於心而主藏。血脈之氣。心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