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心經諸穴之圖

心經諸穴之圖

《心經諸穴歌 》「手少陰九穴成,極泉、青靈少海行,自靈道通里過陰郄,神門抵於少府少衝可尋分寸歌 :『少陰心起極泉中,腋下筋間脈入胸,青靈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後五分容,靈道掌後一寸半,通里腕後一寸同,陰郄腕後方半寸,神門掌後兌骨隆,少府節後勞宮直,小指內側取少衝』。」

《經水篇》

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

濟水發源王屋山,截河而流,不混其清,故名曰「清濟。」尊居四瀆,故手少陰外合濟水,內屬於心。

《病傳篇》

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 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五臟秉五方五行之氣而生,故生於相生而死於相勝也。病先發於心,一日而傳之肺,三日而傳之肝,五日而傳之脾,皆逆傳其所不勝,再至三日不已而死。」夫心為火臟,冬主水,夏主火。冬夜半者,水勝而火滅也。「夏日中者,亢極而自焚也。」

《淫邪發夢篇》

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 火。

「厥氣」者,虛氣厥逆於臟腑之間。客者,薄於臟腑之外也。夢丘山煙火,心屬火,而心氣虛也。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心為牡臟。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

屬火,故為「牡臟。」

《本臟篇》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 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 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 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 持不一,無守司也。

心小則神氣收藏,故邪弗能害,而易傷以憂;心大則神旺而憂不能傷,大則神氣外弛,故易傷於邪也。肺者心之蓋,故心高則滿於肺中,在心主言,在肺主聲,滿則心肺之竅閉塞,故悶而善忘,難開以言也。《經》云:「心部於表,故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心卑下故易恐以言也。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按:《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五臟脈微小為消癉。」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脆弱,則津液微薄,故皆成消癉。心正則精神和利,而邪病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𩩲骭者心高;《𩩲骭》 小短舉者心下;𩩲骭長者心下堅;《𩩲骭》弱小以薄者 心脆;《𩩲骭》直下不舉者心端正;《𩩲骭》倚一方者,心偏 傾也。

小理者,肌肉之文理細密;粗理者,肉理粗疏。大肉䐃脂,五臟之所生也。故候肉理之精細,即知臟形之大小。𩩲骭,胸下蔽骨也。

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 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 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沖小者,小腸小而短。 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皮脈之相應也。故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

《邪客篇》

「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 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 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

血脈,心所主也。君主無為而神明內藏,包絡之相代,君行其令也。精神內藏,其臟堅固,故邪弗能傷,傷則死矣。少陰心脈,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扁鵲難經》

《心臟形象》

《四十二難》曰:「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 合,主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