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養于四旁,王于四季,正王長夏,與胃為表裏,足太陰

是其經也。《扁鵲》云:「其病則面色痿黃;實則舌強直,不 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多癖,喜吞酸痢不已;脾虛則 精不勝元,氣之失溺不能自持。其脈來似水流,曰太 過,病在外;如鳥之距,曰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四」 肢沉重,語言蹇澀。不及則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 緩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 脾脈來而緩柔,去似鳥距踐地曰平;脈實而滿,稍數 舉足曰病。又如烏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曰死。中 風則翕翕然發熱,狀若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瞤而短 氣者也。《王時》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尅脾, 真鬼相逢,大凶之兆。及微濇而短者,肺來乘脾,不治 而自愈。反季而得者,腎來從脾,亦為不妨;反浮而洪, 心來生脾,不疾耳。脾病也,色黃,體重,失便,目直視,脣 反張,爪甲青,四逆吐食,百節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 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反青,此十死不可治也。又脾 病,其色黃,飲食不消,腹脹滿,身體重,骨節痛,大便硬, 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泄, 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下利」也。又積 在中,久不愈,則四肢不收,黃疸食不為肌膚,氣滿脹, 喘而不足也。又脾實則時夢築牆蓋屋,盛則夢歌樂, 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則夢大澤丘陵,風雨 壞室。脾脹則喜噦,四肢急,體重不食,善噫。脾病則日 昧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脈急甚則瘈瘲;微急則 膈中不利,食不入而還出。脈緩甚則痿厥;微緩則風 痿,四肢不持。大甚則寒熱作,微大則消癉。滑甚則㿗 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濇甚則腸㿗;微濇則內潰 下膿血。脾脈至大而虛,有積,脾氣絕則十日死。又臍 出者亦死。脣焦枯無紋理而青黑者死,脾先死也。脾 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節,半歲而死。色如枳 實者,一月死。凶吉休否,皆見其色出部分也。又口噤 脣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食飲 不入,七日死。又脣雖痿黃,語聲囀囀者可治。脾病瘧 氣久不去,腹中鳴痛,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反 急怒者,語而鼻笑,不能答人者,此過一月,禍必至矣。」 又脾中寒足熱,則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病,其舌 強語澀,轉卵縮牽陰股中引痛,身重不思食,鼓脹,變 則水泄不能臥者,死不治也。脾正熱,則面黃目赤,脇 痛滿;寒則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 甚則顫慄如瘧也。臨病之時。要在明證詳脈。然後投 湯丸期瘳耳。

《晉王叔和脈訣》

《脾臟歌》

脾臟象中坤,安和對胃門。

脾屬土,位居金木水火之中,以八卦論之,寄于西南坤位。前木火,後金水,亦居其中,故象坤。其體靜,而其用動也。安和者,不為飲食勞倦所傷也。胃為戊,其化火,象于天,其氣熱。脾為巳,其化濕,象于地,故下熱而上濕。其氣相通,故云「對胃門」也。

旺時隨四季,自與土為根。

四季,辰戌丑未月也。土于辰戌丑未之月後。各旺一十八日,故云「隨四季。」脾屬土,土旺則脾亦旺,故云與土為根也。

磨穀能消食,榮身性本溫。

脾濕、胃熱,濕與熱相為熏蒸,故能消磨穀食也。熱盛則傷胃,寒盛則傷脾,溫者不寒亦不熱也,溫則脾胃和平,于是穀入于胃,脈道乃行,水入于經,其血乃成。脾主裹血,胃主行氣,而播敷各臟榮衛于一身也。

應脣通口氣,連肉潤肌臀。

脾之華在脣,四白,故應脣。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知五味,故「通口。」氣。潤,肥澤也。脾主肉分,氣壯則肌臀肥澤。

形扁才三五,膏凝散半斤。

形扁廣闊也。脾之形。長三寸。闊五寸。旁有散膏半斤。主裹血。

順時脈緩慢,失則氣連吞。

脾旺四季,脈氣之來,阿阿緩慢,若春之楊柳,謂之「順時氣」,即脈氣也。脈氣如連吞嚥而來,即雀啄水漏之脈。脾衰乃見,故曰失也。

實夢歌歡樂,虛爭飲食分。

脾實則夢與,故多歡樂而歌唱;脾虛則夢取,故致爭競也。

濕多成五泄,腸走若雷奔。

五泄者,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也。《五十七難》言之詳矣。雷奔者,腸走鳴也。虛寒相薄,則為腸鳴。

痞氣冬為積,皮黃四體昏。

《難經》曰:「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體不收,致發黃疸,飲食不消,肌膚黃瘦,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