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2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腎。腎以冬適旺。旺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也。」

二斤十四兩三斗五升。存。

胃重一斤十四兩。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此歌言脾今併及胃者。脾胃相連故耳。

《唐孫思邈千金方》

《脾臟病脈論》

脾主意。脾臟者,意之舍,意者,存憶之志也,為諫議大 夫,並四臟之所受。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 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 處物謂之智。意者,脾之臟也。口脣者,脾之官,脾氣通 于口,口和則能別五穀味矣。故云「口為戊,舌脣為己」, 循環中宮,上出頤頰,次候于脣,下迴脾中,榮華于舌, 外主肉。內主味。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 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神名俾俾主藏營。一作意秩 祿,號為「意臟」,隨節應會,故曰:「脾藏營」,營舍意。在氣為 噫,在液為涎。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 脹,涇溲不利。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 垣蓋屋。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厥氣客于 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凡脾臟象土,與胃合為 腑,其經足太陰與陽明為表裏,其脈緩,相于夏,王于 季夏。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萬物眾色不同,故 名曰德;福者,廣也。萬物懸根住莖,其葉在巔,蜎蜚蠕 動,蚑蠷喘息,皆蒙土恩。德則為緩,恩則為遲,故令太 陰脈緩而遲,尺寸不同,酸醎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 時,而以各行,皆不群行,盡可常服。土寒則溫,土熱則 涼,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懷挾抱之,「不離其身」,金乃畏 火,恐熱來熏,遂棄其母,逃于水中,水為金子,而藏火 神,閉門塞戶,內外不通,此謂冬時。土失其子,其氣衰 微,水為洋溢,浸漬其地,走擊皮膚,面目浮腫,歸于四 肢。愚醫見水直往,下之虛脾空胃,水遂居之,肺為喘 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沒,下有荊棘,恐傷其身,避在一 邊,以為水流。心衰則伏,肝微則沉,故令脈伏而沉。《上 醫遠占》,因轉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 其陰陽,喘息則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氣因起,陽 行四肢,肺氣亭亭,喘息則安。腎為安聲,其味為鹹,倚 坐母敗,朽臭如腥,土得其子,即成為山;金得其母,名 曰丘矣。

「宮音人者,主脾聲也。脾聲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經足 太陰,逆道陽明,則榮衛不通,陰陽翻作,陽氣內擊,陰 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舉體消瘦,語音沉澀,如 破鼓之聲,舌強不轉而好嚥唾,口噤脣黑,四肢不舉, 身重如山,便利無度,甚者不可治,《依源》麻黃湯主之。」 又言聲憂懼,舌本卷縮,此是木尅土,陽擊陰,陰氣伏, 陽氣起,起則實,實則熱,熱則悶亂,體重不能轉側,語 言拖聲,氣深不轉而心急,此為邪熱傷脾,甚則不可 治。若脣雖萎黃,語音若轉,可治。

黃為脾,脾合肉黃如。腹者吉。脾主口脣,脣是脾之 餘。凡人分部中陷起者,必有病生。胃陽明為脾之部, 而臟氣通于內外,部亦隨而應之。沉濁為內,浮清為 外。若表病外入所部則起,起則前瀉陽,後補陰。若裏 病內出,所部則陷,陷則前治陰,後治陽。陽則實熱,陰 則虛寒,寒主外,熱主內。凡死生休否,則臟神前變形 于外。人脾前病,脣則焦枯無潤。若脾前死,脣則乾青 白,漸縮急,齒噤不開。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 治。看色厚薄,決判賒促,賒則不盈四百日內,促則旬 朔之間,脾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青黑如拇指 黶點,見顏頰上,此必卒死。」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 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其出時。一曰五日死「面青 目黃者,五日死。病人著牀,心痛氣短,脾竭內傷,百日 復愈,欲起徬徨,因坐于地,其亡倚牀。」能治此者,可謂 神良。又面黃目赤不死,黃如枳實死。吉凶之色在于 分部,霏霏而見黑黃入脣,必病不出其年,其穴在鼻 上,當兩眼,是其分部也。若年上不應,三年之內,禍必 應也。季夏土脾脈色黃,主足太陰脈也。其脈本在中 封前上四寸之中,應在背腧與舌本,中封在內踝前 一寸,大筋裏宛宛中,脈本從中封上四寸是也,其脈 根于隱白,隱白在足大指端內側是也,其筋起于足 大指之端內側,上結于內踝,其直者,上結于膝內輔 骨,上循陰股,結于髀,聚于陰器,上腹,結于臍,循腹裏, 結于脅,散于胸中。其內者,著于脊。

《脾實熱》

右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太陰經也。病苦足寒脛熱,腹 脹滿,煩擾不得臥,名曰脾實熱也。

《脾虛冷》

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苦泄注,腹滿氣 逆,霍亂嘔吐,黃癉,心煩不得臥,腸鳴,名曰脾虛冷也。

《脾胃俱實》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 病苦脾脹腹堅,搶脇下痛,胃氣不轉,大便難,時反泄 利,腹中痛,上衝肺肝,動五臟,立喘鳴多驚,身熱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