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是故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相火之有餘於上也。少陽乃一陽初生之氣,故主氣所生病者汗出,陽加於陰,則汗出也。目銳眥痛,頰腫,耳後肩臑、肘臂、小指次指,皆經脈所循之部分而為病也。

三焦經諸穴之圖

三焦經諸穴之圖

《三焦經諸穴歌 》「手少陽廿三穴,關衝液門中渚別,陽池外關支溝連會宗,三陽四瀆接天井,清冷消濼駢臑會,肩髎天髎越天牖,翳風承瘈脈,顱息別,角孫近耳絲竹空,禾髎相近耳門接分寸歌 :無名之外端關衝,液門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陽池腕上之陷中,外關腕後方二寸,腕後三寸支溝容,腕後三寸」 內,會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後四寸三陽絡,四瀆肘前五寸著,天井肘外大骨後,骨罅中間一寸摸,肘後二寸清冷淵,消爍對腋臂外落,臑會肩前三寸量,肩髎臑上陷中央,天髎缺盆陷處上,天牖天容之外旁,翳風耳後尖角陷,瘈脈耳後青脈現,顱息亦在青絡脈,角孫耳廓中間上,耳門耳前起肉「中,禾髎耳前動脈張。欲知絲竹空何在,眉後陷中仔細量。」

《經水篇》

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

漯合濟而入於兗豫諸州。少陽為君主之相,陰陽相合,故手少陽外合於漯水,而內屬於三焦。

《榮衛生會篇》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 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 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 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 會於手太陰矣。」

「上焦,出於胃。上口者,上焦所歸之部署也。並胃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陰之雲門、中府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復下於足陽明之分,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蓋從胸腋太陰之分而出行,故復大會於太陰也。」夫手之三陰,從臟走手;足之三陰,從足走臟。榮氣行於二十八脈之中,二百七十息以應漏下。二刻為一周,則陰陽內外,經脈臟腑,俱已循行。蓋以一日分為晝夜,而為五十榮,非日行於陽,而夜行於陰也。凡曰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乃榮衛之行於脈外,陰陽出入者也。按三焦乃少陽之相火,生於腎陰,從下而上,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臟腑之膜原,總屬一炁耳。歸於有形之部署,始分而為三。氣之在上者,即歸於上部,主宣五穀之氣味,即從上而出,熏膚,充身,澤毛;氣之在中者,即歸於中部,主蒸化水穀之津液,而為榮血,即從中而出,以奉生身;氣之在下者,即歸於下部,主濟泌別汁,即從下而出。以供決瀆之職。此氣由陰而生。從下而上歸於上中下之三部。即從上中下而分布流行。馬氏復以下焦之氣升於中上。上焦之氣降於中下。此緣不明經理。而強為臆說也。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曰:中焦亦並胃中,出 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 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養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 行於經隧,命曰榮氣。

此論榮出於中焦,中焦亦並胃中,在胃中脘之分,中焦所歸之部署也。此所受氣者,主泌水穀之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奉心神,化赤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榮氣,此津液化血,而名榮氣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 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 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 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下焦之部署。在胃之下口。別走於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就下焦之氣。濟泌別汁。循下焦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