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六

  經絡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離合論 診要經終篇 血氣形志篇 氣府論 骨空論

藝術典第一百二十六卷

醫部彙考一百六

經絡門一

《黃帝素問》

《陰陽離合論》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離則為三陰三陽,合則為一陰一陽。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

南面為陽。故曰「廣明。」背北為陰。故曰「太衝。」太衝乃陰血之原。位處下焦。上循背裏。是以三陰以太衝為主。

太衝之地,名曰「少陰」;

太衝所起之地,為足少陰之處。

少陰之上,名曰「太陽」;

少陰與太陽合,陽出於陰,故在陰之上。

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至陰穴。在足小指外側。太陽經脈之根起於此。《靈樞》曰。太陽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結於籠。「籠」者,耳中也。太陰結於太倉,少陰結於廉泉,厥陰結於玉英,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

陽出於陰,從下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廣明。」

廣明之下,名曰「太陰。」

太陰主中土,為陰中之至陰,故位居「廣明」之下。

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太陰與陽明合並。主中土。故位居太陰之前。

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厲兌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乃足陽明經脈之所起。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

太陽之氣在上,故曰少陰之上。兩陽合明,曰陽明在二陽之間而居中土,故曰太陰之前。厥陰處陰之極,陰極於裏,則生表出之陽,故曰厥陰之表。蓋以前為陽,上為陽,表為陽也。曰上曰前曰表者,言三陽之氣也。曰至陰厲兌竅陰者,言三陽之經脈也。手足十二經脈,主三陰三陽之氣,在經脈則分為三陰三陽,在氣相搏。命曰「一陰一陽耳。」

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竅陰穴,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少陽主初生之氣,故名「陰中之少陽。」三陽之氣,皆出於陰,故曰「陰中之陽」也。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陰陽之氣,分而為三陰三陽,故有開有闔、有樞也。太陽者,巨陽也,為盛陽之氣,故主開;陽明合於二陽之間,故主闔;少陽乃初出之氣,故主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開闔者,如戶之扉;樞,扉之轉柱也。舍樞不能開闔,舍開闔不能轉樞,是以《三經》者,不得相失也。開主外出,闔主內入,樞主外內之間,若搏於中而勿浮,則合而為一陽矣。

帝曰:「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

陽氣出而主外,陰氣升而主內。

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陰陽二氣,皆主於下。陰氣出而在內,是以中為陰。其所出之太衝在下而衝之上,名曰「太陰。」衝脈為十二經脈之原,故三陰三陽皆以太衝為主。

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隱白穴在足大指端。太陰,為陰中之至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

中為陰。故曰後曰前。言陰氣出於下。而並處於裏之中也。

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湧泉穴,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少陰乃一陰初生之氣,故為「陰中之少陰。」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少陰主水。厥陰主水生之木。故在少陰之前。

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大敦穴,在足大指三毛中,足厥陰肝經所出之井穴,陰在下,故論足之三陰也。十一月一陽初生,厥陰主十月,為陽之盡,故曰「陰之絕陽。」兩陰交盡,名曰厥陰,故為「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