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九

  經絡門四

  朱肱活人書辯六經受病

  李杲十書問手足三陽俱會於首然六陽會於首亦有陰乎 問經絡之數有幾

  問三焦有幾 三陽氣血多少 經脈始終 日用

  朱震亨心法十二經見證

  滑壽十四經發揮手足陰陽流注篇 奇經八脈總論 督脈 任脈 陽

  蹻脈 陰蹻脈 衝脈 陽維脈 陰維脈 帶脈

  樓英醫學綱目辯誤

  李梃醫學入門天地人物氣候相應說 仰人經絡全圖 㐲人經絡全圖

  十五絡脈歌 奇經八脈歌

  李中梓診家正眼奇經八脈

  李時珍奇經八脉考八脈總論 陰維脈 陽維脈 二維為病 陰蹻

  脈 陽蹻脈 衝脈 衝脈為病 任脈 督脈 督脈為病 帶脈 帶脈為病 氣口九

  道脈

藝術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醫部彙考一百九

經絡門四

《宋朱肱活人書》

《辨六經受病》

此論經絡。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證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准。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 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 然後切脈以辨其表裏虛實,以汗下之。古人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 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診。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 者耶。

《足太陽膀胱經》從目內眥上頭,連於風府兮,為四道, 下項并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 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緣頭項 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 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

足陽明胃之經,從鼻起,俠於鼻,絡於目,下咽,分為四 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內,維於身。蓋諸陽在表, 陽明主肌肉,絡於鼻。故病人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足少陽膽之經,起於目外眥,絡於耳,遂分為四道,下 缺盆,循於脅,並正別脈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 三部。故「病人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 熱而嘔,其脈尺寸俱弦者,知少陽經受病也。」

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 喉。故病人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 病也。

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別行 者,入足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直行者,從 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繫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 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又經發汗 吐下已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 人口燥舌乾。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 戌為右手之厥陰,兩陰俱盡,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 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脈 絡於舌本也。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 青舌卷而卵縮。凡病人煩滿而囊縮,其尺寸俱微緩 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元李杲十書》

問手足三陽俱會於首然六陽會於首亦有陰

答曰:「有。六腑者,六陽也。五臟者,五陰也。肺開竅於鼻, 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 是五陰也。又有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是六陰也。耳者, 腎也,復能聽聲,聲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復 能聞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復能知味,是舌中 有脾也。目有五輪,通貫五臟。口為脾,脾為坤土,主靜」 而不動,故無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與督 脈共計十三陰也。腦為諸體之會,即海也。腎主之,是 為十四陰矣。

問經絡之數有幾

答曰:「十二大經之別,并任督之別,脾之大絡脈別,名 曰大包,是為十五絡,諸經皆言之。予謂胃之大絡,名 曰虛里,貫膈絡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