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 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繫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 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穴,別繞臀至 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貫脊, 會於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裏上行,歷腰 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 柱,道大椎,與手足三陽會合,上瘂門,會陽維,入繫 舌本,上至風府,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強 間、後頂上巔,歷百會,前頂、顖會、上星,至神庭,為足太 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水溝,會於足陽 明,至兌端,入齗交,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凡三十 一穴。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齊 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會 太陽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 絡於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陽會 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內俠 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而二岐,一行於身之前,一 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 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見渾淪之 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故魏伯陽《參同契》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崔希範《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元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俞琰註《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而藥物火候,自有別傳。再按王海藏曰:「張平叔言: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陽,為丹母。其蟲為龜」,即《坎》之二陰也,地軸也。一陽為蛇,天根也。陽生於子,藏之命門,元氣之所繫,出入於此。其用在齊。下為天地之根,元牝之門。通厥陰,分三岐為三車。一念之非,降而為漏;一念之堅,守而成鉛。升而接離,補而成乾。陰歸陽化,是以還元,至虛至靜,道法自然,飛昇而仙。

《督脈為病》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生疾,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 前後,為衝疝,女子為不孕,癃閉,遺溺,嗌乾,治在骨上, 甚者在齊下營。」

此乃任衝二脈之病,不知何以屬之督脈。按督脈雖行於背,而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則由小腹直上貫齊中,貫心入喉,上頤環脣,而入於目之內眥,故顯此諸證。《啟元》蓋未深考爾。

秦越人《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王海藏謂: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莘、藁本、大黃、黃連、附子、烏頭、蒼耳之類。

《素問·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係頭, 則為目風眼寒。」

「腦戶」乃督脈足太陽之會故也。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 脈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 道。

《靈樞經》曰:「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下 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故名。婦人惡露隨帶脈而下,故謂之帶下。

《帶脈為病》

王海藏曰:「小兒㿗疝,可灸章門三壯而愈,以其與帶 脈行於厥陰之分,而太陰主之。」

又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益之。血閉 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法,始則四物入 紅花,調黃芪、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 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則四物入紅花,調易老沒 藥散。」

《氣口九道脈》

《手檢圖》曰:「脈為五臟華蓋,上以應天,解理萬物,主行 精氣,法五行,應四時,知五味。氣口之中,陰陽交會,中 有五部,前後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為九道,診 之則知病邪所在也。」

氣口一脈,分為九道,總統十二經,并奇經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