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心營者是也。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病而陰不病 也。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陰病而陽不病也。」此等病 多於正病中兼見之,惟識其為營衛之所受也,則了 無疑惑矣。蓋人身一氣周流,無往不貫,十二經脈,有 營衛奇經,八脈亦有營衛奇經,附屬於正經界中者, 得以同時並注也。由陽維、陰維、陽蹻陰蹻推之,衝脈 之縱行也,帶脈之橫行也,任脈之前行也。督脈之後 行也。孰非一氣所流行耶。一氣流行。即得分陰分陽 矣。營衛之義。亦何往而不貫哉。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經絡》

「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裏,經絡為表。在 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以十二經脈分陰 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裏;以十二經脈分 手足,則足經脈長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 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脈短且近,皆出入足經之間, 故凡診傷寒外感者,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然而 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三陽之經,則 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陽 明為陽中之裏,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也;少陽為半 表半裏,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徧,而漸入三陰也。」故 凡欲察表證者,則但當分前後左右,而以足三陽經 為主。然三陽之中,則又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 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此諸陽之主氣, 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 經始。

足三陰之經,皆自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然三陰 主裏,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 分也。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 臟矣,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

《身經通考》
臣李瀠著

《經脈行列》

《尊生子》曰:「腹之中行,係任脈一經。開兩旁,係足少陰 腎經。又開兩旁,係足陽明胃經。又開兩旁,係足太陰 脾經。此皆在腹中者也。其乳之在上在旁,係手太陰 肺,少陰心、厥陰心包。又開兩旁,則在兩肋,係足厥陰 肝經。又肋之後,背之旁,係足少陽膽經。其脊之兩旁 兩行,係足太陽膀胱經。若脊之中行,係督脈一經,手 之外廉」係手三陽經,「手之內廉」係手三陰經,「足之外 廉」係足三陽經,「足之內廉」係足三陰經,頭乃手足六 陽經所會。如耳前後係手足少陽經,顴上下係手足 陽明經,兩眥旁係手足太陽經。其鼻之上行,仍係督 脈一經。凡各經支別交會,與夫足之三陰,皆循喉嚨 挾舌本。又足厥陰隨督脈會於巔,此又經絡之大概 也。

《經絡相通不相通》

手陽明大腸,與足陽明胃相通;手太陽小腸,與足太 陽膀胱相通;手少陽三焦,與足少陽膽相通。所以胃 有病而大腸亦病,膽有病而三焦亦病,小腸有病而 膀胱亦病,是同經同氣之相感者也。其餘手足諸經, 皆有別經間隔,不能相通,故鮮貽累焉。

《督任二脈》

夫人身之有督任,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督任, 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分 之以見陰陽不離,合之以見渾淪無間,此修真者之 《周行》也。惜夫舉世昏昏,盡越岐徑,或默朝上帝,或內 視臟腑,或存神閉息,或服氣吞霞,或運氣機行火候; 或鍊日月採精華;或日運臍輪,夜運泥丸;或朝呼三 「魂,暮攝七魄,或按周天而行搬運,或指斗柄而轉化 機,或守中黃絳宮,而待神凝氣聚,或運三華五氣,而 用洗骨伐毛。種種元言,豈離督任,獨惜其舍,正路而 不由耳。知之者四門外閉,兩耳內觀,心如止水,身似 空壺,締觀黍米之珠,權作黃庭之主,不施搬運,自妙 轉旋,含光嘿嘿,調息綿綿,握固內守」,注意元關,頃刻 而真元內還,未幾而一陽來復。兩腎如湯煎,膀胱似 火熱,任督猶車輪,四肢若山石。鼓巽運坤,天機自動, 微以意定,則水火自然升降如桔之呼水,稻花之 凝露,謂之「乾坤交姤罷,一點落黃庭。」到此地位,意不 可散,散則不成丹矣。故紫陽翁曰:「真鉛生於離,其用 卻在坎。」《女過南園》,手持玉橄欖,身心渾沌,與虛空 等,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神之為氣,氣之為神。不 規中而自規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虛空生白,黑地引 鍼,亦不知任之為督,督之為任也。此最上一乘,慎勿 身中摸索,真志於修者,其知所務哉。

《督任為五腧總》

又「《十二經》每經各得五穴,以應五行。所出為井,所流 為榮,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肝邪治井,心邪 治榮,脾邪治俞,肺邪治經,腎邪治合,惟督任則總而 貫之。」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論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