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3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陰在左、陽明在右。」 蓋以圖象向南、人面北以觀之。言其所見之圖象、而命其上下左右之定位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 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 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 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 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 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此言「在下之左右也。如巳亥歲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矣,而陽明在少陽之左,太陰在少陽之右;如子午歲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而太陽在陽明之左,少陽在陽明之右;如丑未歲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矣,而厥陰在太陽之左,陽明在太陽之右;如寅申歲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矣,而少陰在厥陰之左,太陽在」厥陰之右,如卯酉歲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矣,而太陰在少陰之左,厥陰在少陰之右。如辰戌歲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矣,而少陽在太陰之左,少陰在太陰之右。蓋以圖象向北,人面南以觀之,以所見之上下左右而命其位,故曰:「言其見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相臨」者,謂加臨之六氣也。言司天在泉之氣,則上下相遇,左右間氣之氣,則四時加臨。如太陽寒水之氣加臨於上半歲,則少陰少陽暑熱之氣加臨於下半歲矣。如暑熱之氣加臨於上半歲,則寒水之氣加臨於下半歲矣。舉寒暑而六氣自序。蓋以上下主歲,上下左右,六氣紀時。如與時相得則和,與時相逆則病矣。

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 也。」

此言加臨之六氣,與主時之六氣,有相得而不相得也。氣相得者,如少陰君火之氣,與少陽相火之氣相合,君臣之相得也。君位在上,臣位在下,如君火加臨於相火之上為順,相火加臨於君火之上,是為下臨上,不當其位也。《六微旨論》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 天,餘而復會也。」

動靜者,天地之道也。在上者司天,在下者紀地。如子年「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周天之三百六十五日,則在上者右行於太陰,在下者左行於太陽也。上下左右,周司天之六歲,尚餘午未、申酉、戌亥之六歲,又還轉而復會也。」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 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

靜者地之體也。生,謂動之所生。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候而已, 猶不能遍明。」

「天地動靜」,謂司天在泉之氣,遶地而環轉也。「五行遷復」,謂五運相襲,周而復始也。「其上」,謂臾區其上至於十世,止能占候其天之動象,地之靜形,猶不能遍明天地陰陽之運行也。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 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 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 知也。

「變化之用」者,謂天地陰陽之運動也。在天無形而垂象,在地有形而成形。七曜,日月五星也。「緯虛」者,經緯於太虛之間,亦遶地而環轉也。五行,五方五氣之所生而成形者,地者所以載生成之物類也。精者,天一所生之精水也。應天之精氣者,在天為氣,在下為水,水應天而天連水也。形謂地之體,靜而不動者也。「形精之動」者,謂地下在泉之氣旋轉,猶根本不動而枝葉動搖,然根氣又與枝葉之相通也。仰觀其天象,見日月五星之遶地右旋,道雖深遠,可得而知矣。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 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地之為下者,謂天居上而地居下也。太虛者,虛無之氣也。言地居太虛之中,大氣舉之,無所馮依者也。按《渾天說》曰:「天之形狀似鳥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黃,圓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其術以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見者一百八十二度半強,地下亦然。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亦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也。

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 火以溫之。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 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

風寒暑濕,燥火在天,無形之氣也。乾蒸動潤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