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八

  舌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診要經終論 風論 脈要精微論 刺熱篇 五常

  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經水篇 五閱五使篇 脈度篇 榮衛生會

  篇 衛氣篇 憂恚無言篇 口問篇 腸胃篇

  張機金匱要略胎黃 邪入臟則難言 乾燥

  傷寒論乾燥 白胎

  孫思邈千金方舌論

  竇漢卿瘡瘍全書木舌 重舌 重齶 生瘡 蓮花舌

  成無己明理論胎色

  張從政儒門事親舌說

  李杲十書生刺

  朱震亨心法腫脹 生瘡

  危亦林得效方舌之病能 重舌 舌爛

  戴思恭證治要訣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舌屬五臟 短強 腫長 破裂 胎色

  樓英醫學綱目舌屬心脾 重舌 木舌

  薛己口齒類要論證 驗證舌法

藝術典第一百七十八卷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八

舌門一

《黃帝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主舌,在竅為舌。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能知五味,故舌乃心之主,又心之官也,故心竅在舌。

《診要經終論》

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 終矣。

肝合筋,筋聚陰器,絡舌本,故「舌卷卵縮」而終也。

《風論》

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 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心為火臟,風淫則火盛,故脣口焦,津液絕。風化木,木火交熾,故善為怒嚇。心主舌,病甚則舌本強而言不快。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故診驗在口。

《脈要精微論》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搏堅而長者,搏擊應手有力而長,此為太過之脈。心火太過,故當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

《刺熱篇》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

皮毛者,肺之合臟,氣熱於內,故淅然寒慄於外,而惡風寒,蓋熱甚則寒也。肺上連於喉嗌,故舌黃。

《五常政大論》

升明之紀,其主舌。

「升明,火政也。」火屬心,心開竅於舌。

《至真要大論》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舌本強。司天之氣,風淫所 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厥陰司天,巳亥歲也。《經脈篇》「舌本強」等證,皆脾經病。風木淫勝,病本於脾。平者,平其上而使下也。

厥陰司天,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主勝則胸脅痛者,肝經之脈布胸脅也。厥陰少陽主筋,二經之筋病則舌卷,故難以言。

《靈樞經》

《經脈篇》

脾足太陰之脈,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是動則病 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 如衰,身體皆重。

舌本,舌根也。舌本強,食則嘔等證,皆脾經之所為病也。善噫者,脾氣上走心為噫也。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厥逆從上下散也。身體皆重,太陰之氣逆也。

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是主腎所生病者,口 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

夫腎主藏精。如主腎所生之病。則精液不能上滋。而為口熱舌乾。嗌痛煩心諸證。蓋水不上濟。則火盛於上矣。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 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