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又方

治舌上瘡。不得食。舌本強。頸兩邊痛。此是心虛熱所致。

柴胡、 升麻、 芍藥、 梔子仁、 通草各二兩 黃芩、 大青、 杏仁各兩半, 生薑、 石膏各四兩

右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九升,煑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滓可重煎服之。

黑參丸丹溪下同

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各炒,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噙化嚥津。

柳花散

治口舌生瘡

延胡索一兩。 黃蘗、 黃連各半兩。 密陀僧、 青黛各二錢。

右為末,敷貼口內,有津即吐。

增損如聖散

治上焦熱壅。口舌生瘡。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枳殼去瓤,二錢半 防風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

甘桔湯

治前證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

右水煎食後溫服

理中湯仲景

治口舌生瘡,服涼藥不愈,此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衝上無制也。

白木土炒,二兩 人參 乾薑炮 甘草炙,各一兩

右剉,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薄荷煎三因

治舌上生瘡,或白胎,乾澀如雪,語話不真。

薄荷自然汁, 白蜜各等分。

右二味調勻,先以生薑厚片蘸蜜水揩洗,後敷此藥。

得效方

治前證

硃砂、 雄黃、 硼砂、 龍腦、 麝香各少許

右為末,先以蜜水揩洗,後以此敷之良。

冰蘗丸入門

治口舌生瘡粟

黃蘗、 薄荷、 硼砂各等分, 龍腦減半。

右為末,蜜丸彈子大,噙化。

兼金散三因

治口舌瘡

黃連 《細莘》各等分。

右為末,先以布巾蘸水拭淨患處,乃摻藥吐涎即愈。

碧雪得效

治口舌生瘡,舌強腮腫,喉痹。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以手指摻於口中,嚥津下。

香砂六君子湯

治口舌生瘡,服涼藥過多,以致食少作嘔,或中氣虛熱所致。

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 半夏 陳皮各一錢 藿香八分 甘草炒,六分 縮砂仁炒,八分

右薑水煎

人參安胃散

治胃經虛熱,口舌生瘡,喜熱飲食。

人參、 白茯苓各一錢, 黃芩二錢, 甘草、炙 陳皮各五分, 黃連三分, 芍藥七分。

右水煎服

七味白朮散

治虛熱口舌生瘡,不喜飲冷,吐瀉口乾。

乾葛一錢, 人參、 白朮、炒 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各五分。

右水煎服

四君子湯

治口舌生瘡。脾胃虛弱。飲食少思。肚腹不利。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胃氣虛熱,口舌生瘡,或寒涼尅伐,食少吐瀉。」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半, 陳皮、 半夏、 甘草各一錢。

右薑棗水煎服

二陳湯

治「脾胃虛弱,口舌生瘡,或中脘停痰,嘔吐惡心,飲食少思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