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升麻散濟生

治熱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 人參 桔梗 乾葛 赤芍藥 甘草。

右㕮咀,薑煎溫服。一方有黃連、大黃、黃芩、元參、麥門冬。

碧雪和劑

治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喉閉。

芒硝 青黛 寒水石飛 石膏煅飛 𥐚硝 硝石 馬牙硝各等分

甘草煎湯二升,入諸藥再煎,用柳枝不住攪令鎔,方入青黛和勻,傾入砂盆內,冷即成霜。研藥每用少許,以津含化,如喉閉,以竹管吹入喉中。

本事方

治虛熱上攻,口舌生瘡。

草烏一箇, 南星一箇, 生薑一塊。

為末。臨臥酢調作掩子。貼手足心。

龍石散三因

治「上膈蘊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寒水石煅,三兩 硃砂二錢半,另研 龍腦一字

為末。每用少許摻患處。小兒疹毒攻口。用五福化毒丹。後用此。

清熱補氣湯

治「中氣虛熱,口舌如無皮狀,或發熱作渴。」

升麻 元參 五味子 麥冬 炙甘草各五分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酒洗 芍藥炒,各一錢

右,水煎服。如不應,加炮薑,更不應,加「附子。」

清熱補血湯

治口舌生瘡。體倦少食。日晡益甚。或目澀熱痛。

當歸酒洗 川芎 芍藥 熟地黃酒洗,各一錢 元參七分 知母 黃蘗 柴胡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牡丹皮各五錢

右,水煎服。如不應,用「補中益氣湯」 加五味治之。

六味丸

治「水衰火盛,口舌生瘡。」

熟地黃砂仁酒拌,「九蒸九曬」,八兩 山茰肉酒潤 山藥各四兩 茯苓乳拌 丹皮 澤瀉各三兩

右為細末,蜜丸,空心服。

八味丸

治虛火上炎,口舌生瘡。

熟地黃砂仁酒拌,「九蒸九曬」,八兩 山茰肉酒潤 山藥各四兩 茯苓乳拌 丹皮 澤瀉各三兩 附子 肉桂各一兩

右為細末,蜜丸,空心鹽湯下。

加味歸脾湯

治思慮動火,口舌生瘡。

人參 白朮土炒 茯神 棗仁炒 龍眼肉各二 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柴胡六分 遠志 丹皮 當歸酒洗,各一錢 黃芪蜜炙,一錢半 山梔八分

薑棗煎服

元參升麻湯

治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木舌舌腫,或連頰兩項腫痛。

元參 升麻 犀角 桔梗 貫眾 赤芍藥 黃芩 甘草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

清熱化痰湯

治上焦有熱,痰盛作渴,口舌腫痛。

貝母、 天花粉、 枳實、炒 桔梗各一錢, 黃芩、 川黃連各一錢二分, 元參、 川升麻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

八珍湯

治「氣血俱虛,口舌生瘡。」

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生地 當歸酒洗 芍藥炒,各二錢 川芎一錢半

右水煎服

金沸草散

世醫用此發散傷寒、傷風,及加杏仁、五味子治欬嗽皆效,獨未知用之治舌腫牙疼。辛未年有人患舌腫滿塞,粥藥不入,其勢危甚,煎此一劑,乘熱以紙籠氣熏之,遂愈。

前胡、 旋覆花各一兩, 赤芍、炒 甘草各一錢, 荊芥穗一兩半, 赤茯苓六錢半, 炙半夏五錢。

右水煎服

黃藥湯

治舌腫及重舌

黃藥, 炙甘草各一兩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馬牙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