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由榮衛不和,但男子以氣為主,女人以血為主,男婦 各隨其氣血之分調治,宜調榮湯」可也。如病勢重,其 色微白,腳冷者,此虛陽上攻,宜服降氣湯,探痰吹藥, 同前。婦人有孕,心頭痛者不治。

或牙關緊強不得開,心頭悶亂氣絕者,可用皂角末 吹喉中。

或婦人產前,咽喉痛而脈浮者不治;面赤而目睛上 視者不治;面黑,頭汗出者不治;心胸緊滿,吐痰不出 者不治;自利不治;氣促,四肢厥冷,不治;心中怔忡,胸 前紅甚,舌卷面赤,目上視者不治;血氣攻心欲絕,面 紅不治;自利喘不治;手足厥冷,不治;潮熱往來,時發 譫語,不治;胸腹脹急不治;喉中或雷聲,或嗆食,不治。 或婦人傷寒。身發潮熱咽痛者。此經行上也。《活人書》 云。婦人傷寒。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 神狀。此乃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不可下也。 小柴胡湯主之。今咽喉痛而潮熱往來。面赤脣紅者。 此熱邪上壅也。不用小柴胡湯。宜用竹葉石膏湯清 上膈。除心煩。所以為妙。次用四物湯。

或傷寒病四五日,發熱鼻乾口燥,咽喉痛者,陽明自 病也。陽明屬胃,汗多則胃汁乾,故津液不能潮,咽而 乾痛也。宜用人參敗毒散主之。

或傷寒三五日,咽喉中有腫,其色鮮紅,痰涎自出,頭 痛項強,須知屬太陽經。邪氣入於經絡,觸動心間,但 積熱之毒攻咽,則咽喉腫痛,甘桔湯內加牛蒡子、元 參、生連之味,吹藥同前。

或傷寒八九日已上,身無潮熱,腹痛自利,而咽喉痛 者,此太陰經受病也。傷寒得汗已不解,轉入太陰,腹 滿時痛,自利而咽喉腫痛,其色微白,此證可治。如手 足厥冷,自利不止者,用真武湯主之。所謂真武者,能 補下元,助陽正氣,以手足和煖為妙。《經》云:「但要口中 紅活,有痰可治」,宜隨證加減用藥。若口中黑,則血已 枯乾,聲啞,目上視,汗出者,不能治矣。切宜仔細看證, 或傷寒八九日已上,得汗已不散,喉嚨痛,舌乾脣燥 者,此少陰經自病也。太陰經受病,得汗後未解,傳入 少陰經,屬腎,汗多則腎汁乾,其腎水不能潮潤咽喉, 故其病也。如自利,腹中痛,手足厥冷,咽中腫痛,不可 吞嚥。如無涎唾,及舌上乾者,不治。

或病人「八九日已上,身微溫,無他證,但喉中痛而無 腫,聲啞者,不治。」

或傷寒十餘日已上,得汗已病解,無潮熱,脈平靜,而 咽喉痛者,此餘毒上攻也,宜用「黏子解毒湯。」

或陰毒傷寒,身體重,背強眼痛不堪任,小腹急痛,口 青黑,毒氣衝心,四肢厥冷,惡心吐逆,咽喉不利,脈沉 細,若能速灸臍輪下,六日之內全愈,否則難生 此證。外面證如蛇纏頸,身發潮熱,頭目大痛,其腫紫 色,依《總論》治之,前吹藥內加雄黃腦麝,服荊防黏子 二陳湯,急用鵝毛蘸燈窩濁油,攬去痰涎三四椀方 活。如痰不能去,難生矣。須要避風。內證紅絲白色,壅 塞不見咽喉,皆因腎經有熱,水枯不能上潤,致令心 火盛,故發此證。服敗毒散并探吐法,仍用吹喉藥吹 三五次,又用白地松根,酢搗汁,漱出風痰。如喉開雷 響者,不可治,切宜仔細。

雙乳蛾

咽門分兩路,其受病不同,左咽軟主吞嚥,右喉主出 聲。《經》云:「喉能布氣,咽能嚥物」,故喉中病。總而言之,故 謂之咽喉,醫者可別而治之。其證種種各類,其狀各 各不同,切宜仔細詳審。

雙乳蛾,亦名「雙蛾風」,有兩枚在喉間兩邊,如豆大,急 將黃虀汁、蜜少許,加元明粉,漱出風痰,仍服當歸連 𧄍散、雄黃化毒丸七丸,茶清送下,次用冰片散吹入 數次立效,後服當歸連𧄍散。

單乳蛾

左畔虛陽上攻,其腫微紅者,苦肺氣逆,外證手足厥 冷,痰涎自出,頭重目昏,急用虀菜酸汁加元明粉灌 之,旅去痰涎,即吹冰片散,再服蘇子降氣湯、二陳湯、 甘桔湯。如厥重不省人事,氣欲絕者,急以茱茰研爛, 酸酢調塗腳心。

右畔虛陽上攻,其色微黃,其形若蠶繭之狀,故謂之 乳蛾。其證亦手足厥冷,治法同前。倘腰痛加乾薑、赤 芍藥。

酒毒

其形若雞子,其腫鮮紅,其光如鏡。外證發熱惡寒,頭 痛項強,此上焦積熱,心脾受之。蓋心脾二經主上焦, 宜服「黏子解毒湯」,治法同前。

其腫黃,其血黑,其形若臂,其腫若坎。外證面赤,目睛 上視,此乃熱毒傷於心脾二經之氣,通於口,循環上 下,故咽喉痛。治法先取其痰,次用冰片散,乾吹鼠黏 子湯,多加乾薑、天花粉、生黃連、山梔仁、連𧄍、元參、桔 梗、枳殼。

風毒

外赤腫,內腫微紅帶白色,其形似蒸餅,連腮腫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