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中,即時口鼻流涎,牙關自開,即用此㗜患處,即愈。 陽虛咽痛者,口舌生瘡,遇勞益甚,其脈必浮大,此脾 肺氣虛,膀胱虛熱,須以理中湯加山藥、山茱萸乃痊。 上焦風熱者,用荊防敗毒散。

有咽喉腫痛,作渴飲冷,大便祕結,六脈俱實,下之則 愈,可用防風通聖散。世間虛熱者多,實熱者少,如此 證不多得,此法不可輕用。

有急喉痹,聲如鼾呼,痰如拽鋸,此為肺絕之候,速宜 人參膏,用薑汁、竹瀝放開服。如未得膏,先煎獨參湯 救之。服早者十全七八,次則十全四五,遲則不救。丹 溪云:咽喉腫痛,有陰虛陽氣飛越,痰結在上者,脈必 浮大,重取必澀,去死為近,宜人參一味,濃煎,細細飲 之。如作實證治之,禍在反掌。仲景云:「少陰客熱咽痛」, 甘草湯。少陰寒熱相搏,桔梗湯。少陰客寒咽痛,半夏 散及湯。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 酒湯。少陰陰虛客熱,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猪膚湯。 世人但知熱咽痛,不知有寒咽痛。《經》曰:「太陽在泉,寒 淫所勝,民病咽痛頷腫。」陳藏器用附子去皮臍,炮裂 切片,以蜜塗炙,令蜜入內,噙嚥甘味盡更易之。冬月 伏寒於腎經,發則咽痛下利,附子湯溫其經則愈。 又有司天運氣,其年鄉村相染,若惡寒者,多是暴寒 折熱,寒閉於外,熱鬱於內,切忌膽礬酸寒之劑,點喉 反使陽鬱結不伸。又忌硝黃等寒劑下之,反使寒下 陷入裏,則禍不旋踵矣。須用表散之劑,若仲景甘桔 湯之類。

又有陽毒咽痛,用升麻湯;陰毒咽痛,用甘草湯。 咽痛用諸藥不效者,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條紅 線如髮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挂到咽門,而口中飲 食不入,須用牛膝根直而獨條者,洗淨,入好酢三五 滴同研細,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去,則線斷珠破,其病 立安。又有喉間作痛潰爛,久而不愈,此必楊梅瘡毒, 須以「萆薢湯為主。」

《吳崑醫方考》

《喉閉方論》

夫喉者,氣之關隘也,通則利,塞則害,無問其標本,而 當急治焉者也。今考八方,皆古人已試之程規,觸類 而通之,則活人之機亹亹矣。

「纏喉急閉者,雄黃解毒丸主之。」蓋纏喉急閉,軀命之 所關也。急治則生,緩治則死。是方也,雄黃能破結氣, 巴豆能下稠涎,鬱金能散惡血,能此三者閉通矣。丹 溪翁生平不用厲藥,而此方其不得已而用之乎! 喉閉數日不能食者,稀涎散吐之,涎盡病除。夫皂角 之辛利,能破結氣;白礬之鹹苦,能涌稠涎,數數涌之, 涎去而病已矣。

「咽痛者,甘桔防風湯主之。」夫甘草之甘,能緩喉中之 急。桔梗之苦,能下喉中之氣。防風之辛,能散喉中之 壅。

纏喉風用巴豆油塗紙上,撚成條子,以火點著,纔煙 起即吹滅之。令患人張口,帶火刺於喉間,俄頃吐出 紫血半合,即時氣寬能言,及啖粥飲。蓋火氣熱處,巴 油皆到,火以散之,巴以瀉之,煙以吐之,乃「一舉而三 善」之方也。

《陳實功外科正宗》

《論證》

問曰:咽痛屬肺,然所致有不同者,自由虛火實火之 分,緊喉慢喉之說。又咽為心肺肝腎呼吸之門,飲食 聲音吐納之道,此關係一身,害人迅速,故曰「走馬看 咽喉,不待少頃」也。假如虛火者,色淡微腫,脈亦細微, 小便清白,大便自利,此思慮過多,中氣不足,脾氣不 能中護,虛火易至上炎,此恙先從咽嗌乾燥,飲食妨 「礙,欬吐痰涎,呼吸不利,斑生苔蘚,壘若蝦皮,有如毛 草,常刺喉中,又如硬物,嗌於咽下,嘔吐酸水,噦出甜 涎,甚則舌上白胎,脣生礬色,聲音雌啞,喘急多痰。以 上等證,皆出於虛火元氣不足中來,治此不可悮投 涼藥。上午痛者屬氣虛,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 牛蒡、元參。午後痛者,屬陰虛,四物湯」加黃蘗、知母、桔 梗、元參。如服不效者,必加薑、附,以為引導之用,亦為 佐治之法也。實火者過飲醇酒,縱食膏粱,疊褥重衾, 哺餐辛烈,多致熱積於中,久則火動痰生,發為咽腫。 甚者風痰上壅,咽門閉塞,少頃湯水不入,聲音不出, 此為喉閉緊喉風是也。用藥不及事,先用針刺喉間, 發泄毒血,隨用桐油餞鷄翎探吐稠痰,務使痰毒出 盡,咽門得鬆,湯藥可入,語聲得出乃止。內服清咽利 膈湯疏利餘毒。如牙關緊閉難入,必當急刺少商出 血,其閉自開。如針刺,探吐無痰,聲如拽鋸,鼻掀痰喘, 湯水不入,語聲不出者,真死候也。又有喉癰、喉痹、乳 蛾、上齶癰等證,其患雖腫,而咽門半塞半開,其病雖 凶,而喉道又寬又緊,此皆標病,雖重無妨。當用「金鎖 匙」吐出痰涎,利膈湯推動積熱。膿脹者開之,損而痛 者益之,其患自安。凡喉閉不刺血,喉風不倒痰,喉癰 不放膿,喉痹乳蛾不針烙,此皆非法。又有痰火勞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