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其過於酒色,或素稟陰氣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腎 陰虧損,水不制火而然。火甚者,宜滋陰,八味煎、加減 一陰煎之類主之。如火微而不喜冷物,及大便不堅, 小便不熱者,宜六味地黃湯、一陰煎之類主之。若因 思慮焦勞。兼動心火者。宜二陰煎主之。

格陽喉痹,由火不歸原,則無根之火,客於咽喉而然。 其證則上熱下寒,全非火證。凡察此者,但診其六脈 微弱,全無滑大之意,且下體絕無火證,腹不喜冷,即 其候也。蓋此證必得於色慾傷精,或泄瀉傷腎,或本 無實火,而過服寒涼以傷陽氣者,皆有此證。速宜用 鎮陰煎為上,八味地黃湯次之,或用蜜附子含嚥亦 妙,若再用寒涼,必致不救。

「陽虛喉痹」,非喉痹因於陽虛,乃陽虛因而喉痹也。蓋 有因喉痹而過於攻擊,致傷胃氣者,有艱於食飲,倉 廩空虛,亦傷胃氣者。又有氣體素弱,不耐勞倦,而傷 胃氣者。凡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多致元陽飛越,脈浮 而散,或弱而澀,以致聲如鼾睡,痰如拽鋸者,此肺胃 隨絕之候。速宜挽回元氣,以人參一味濃煎,放心徐 徐飲之。如痰多者。或加竹瀝、薑汁亦可。如遲多致不 救。如作實火治之。則禍如反掌。

喉癬證,凡陰虛勞損之人,多有此病。其證則滿喉生 瘡紅腫,久不能愈,此實水虧虛火證也。宜用前陰虛 喉痹之法治之。若多咳嗽肺熱,宜以四陰煎之類主 之。若滿喉生瘡,破爛而痛者,宜用牛黃益金散吹敷 之,仍內服滋補真陰之劑,自可全愈。

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氣,其證則咽痛項腫,甚有 頸面頭項俱腫者,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為蝦蟆瘟, 又名鸕鶿瘟,亦名大頭瘟,此濕熱壅盛最凶之候。宜 清諸經之火,或瀉陽明之熱,當察緩急而治之。《東垣》 有「普濟消毒飲」,專治瘟毒喉痹,百發百中。

鎖喉風證時人以咽喉腫痛,飲食難入,或痰氣壅塞 不通者,皆稱為「鎖喉風」,而不知有真正鎖喉風者,甚 奇甚急,而人所未知也。余在燕都,嘗見一女子,年已 及笄,忽一日於仲秋時無病,而喉竅緊澀,息難出入, 不半日而緊澀愈甚,及延余治,診其脈,無火也;問其 喉,則無腫無痛也;觀其貌,則面青瞠目不能語也;聽 其聲,則喉竅之細如鍼,探息之窘如線,伸頸掙命,求 救不堪之狀,甚可憐也。余見而疑之,不得解,然意謂 風邪閉塞喉竅,非用辛溫不能解散,遂以二陳湯加 生薑煎而與之,毫忽無效。意復用獨參湯以救其肺, 然見其勢危若此,恐滋怨謗,終亦未敢下手。他醫見 之,亦但束手而已。如此者一日夜而歿,後又一人,亦 如此而歿。若此二人者,余至今莫識其所以病此終 身之疑竇,殊自媿也。然意必肺氣竭絕而然,倘再有 值此者,恐非獨參湯決不能救,故筆諸此,以俟後之 君子虛心詳酌焉。

楊梅結毒,有喉間潰爛作痛,久而不愈者,此非喉痹 之屬,乃楊梅瘡毒也。宜仙遺糧湯,甚者宜以土茯苓 煎湯,吞五寶丹。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腫痛

人有喉患大腫,又非癭瘤,忽痛忽不痛,外現五色之 紋,中按之半空半實,此乃痰病結成,似瘤非瘤,似癭 非癭也。方用海藻、半夏、白芥子、貝母、人參、桔梗、南星 各三錢,茯苓五錢,昆布、甘草各一錢,附子一分,水煎 服。此方乃消上焦之痰聖藥也。又有海藻、昆布以去 其癭瘤之外象,消其五色之奇紋。妙在消痰而仍不 「損氣,則胃氣健而痰易化也。」一劑知,二劑消大半,三 劑則全消,四劑永不再發。此方兼可治癭證,神效。 凡人有咽喉忽腫作痛,生雙蛾者,飲食不能下,五日 不食即死矣。但此證實火易治,而虛火難醫。《實火方》 如用山豆根、芩、連、半夏、柴胡、甘草、桔梗、天花粉治之 立消。惟虛火乃腎火不藏於命門,浮游「於咽喉之間。」 其證亦如實火,惟夜重於日,清晨反覺少輕。若實火, 清晨反重,夜間反輕。實火口燥熱,乾而開裂;虛火口 不甚渴,舌滑而不裂也。以此辨證,斷不差錯。此等虛 痛,若亦以治實火之法治之,是人已下井,而又益之 石也。故不特不可用寒涼,併不可用發散,蓋虛火必 須補也。然徒補腎水,雖「水能制火,可以少差,而火熱 太盛,未易制伏,又宜於水中補火,則引火歸原,而火 勢頓消亡於頃刻矣。」方用引火湯:熟地、元參各一兩, 白芥子三錢,山茱萸、山藥各四錢,北五味、肉桂各二 錢,茯苓五錢,水煎服。一劑而痰聲靜,痛頓除,腫亦盡 消,二劑全愈。蓋熟地、山茱萸、五味之類,純是補腎水 聖藥,茯苓、山藥又益精而利水,助肉桂之下行,元參 以消在上之浮火,白芥子以消壅塞之痰。上焦既寬, 而下焦又得肉桂之熱,則龍雷之火,有不歸根於命 門者乎!一劑便生,真有鬼神莫測之機,又勝於八味 地黃湯也。倘喉腫閉塞,勺水不能下,此方將安施乎? 更有一法,用附子一箇,破故紙五錢,各研末,調如糊, 作膏,布攤如膏藥,大如茶鍾,貼腳心中央,以火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