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薄荷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徐徐服。加元參一錢尤妙。

金消丸簡易方

治咽喉腫痛

黃蘗、 荊芥、 射干、 黃芩各等分。

右為末,蜜丸櫻桃大,每一丸噙化。

清火補陰湯醫鑑

治「虛火上升,喉痛喉閉,或生瘡。」

元參二錢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當歸身 川芎 黃蘗童便浸,炒焦 知母生 天花粉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入竹瀝三匙,溫服。

加味四物湯正傳

治喉乾燥痛

當歸 生地黃 川芎 白芍 桔梗 荊芥穗 黃蘗 知母。

煎服立已

絳雪散直指方

治咽喉熱痛腫塞

寒水石煅,五錢 硼砂 馬牙硝 硃砂各一錢 龍腦半錢

右為細末,每一字摻入口中,嚥津。

佛手散丹溪

治風熱咽喉腫痛生瘡

薄荷葉二兩, 芒硝一兩, 甘草七錢, 桔梗、 蒲黃各五錢, 青黛二錢。

右為末,取少許乾摻,或以竹管吹入喉中。

甘桔湯

治「少陰客寒,咽痛尤妙。」

桔梗三兩, 甘草一兩。

右剉五錢,水煎,徐徐服之。加「鼠黏子」 、竹茹各一錢更妙。

喉痹方種杏

治「喉痹」 乳蛾,腫痛,生瘡潰爛,水漿不入,死在須臾。

巴豆肉、 《細莘》各等分。

右為末,用紙捲藥在中,兩頭撚緊,從中剪斷,塞入兩鼻中,一時頭頂冰涼,咽喉即開。

通嗌散

治喉痛生瘡聲啞

硼砂二錢, 片腦二分, 「青黛、 滑石、 孩兒茶」、 寒水石各一錢, 黃連、 黃蘗各五分, 蒲黃、 馬牙硝、 枯白礬各六分。

為細末,煉化白砂糖和丸芡實大,臥時舌壓一丸,自化入喉,神效。或以葦筒吹少許入喉中,亦神效。

通關飲

治喉痹腫痛,不能言語,此「從治之法,無不愈者。」

桔梗二錢 甘草炙,一錢半 人參 白朮炒 赤茯苓各一錢 防風七分 荊芥穗 薄荷 乾薑炮,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神效散

治喉痹語聲不出

荊芥穗、 蓖麻肉各等分。

為末,蜜丸皂子大。綿裹含化。

去涎方

治喉痹

猪牙皂角五錢, 膽礬一錢半, 青黛五分。

右為末,酢糊和丸櫻桃大。每一丸,以熟絹裹在筯頭上,用好酢潤透,將藥點喉瘡上,咬著筯,其涎如水即解,後服「防風通聖散。」

冰梅丸

治十八種喉痹俱效。又治喉風腫痛如神。

天南星三十五箇 半夏 白礬 白鹽 防風 𥐚硝各四兩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揀七分熟 大梅實一百箇

先將硝鹽水浸一伏時,然後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方將梅實置於水中,其水淹過梅子三指為度,浸七日,取出曬乾,又入水中浸透曬乾,俟藥水乾為度,方將梅子入磁罐封密如霜,衣白愈佳。用時綿裹噙在口中,徐徐嚥汁下,痰出即愈。一方有皂角四兩,無甘草。

龍腦川芎丸

治咽喉諸病,通利七竅,爽氣清神,除熱消痰,消風化滯。

薄荷葉五兩三錢, 桔梗一兩半, 川芎、 防風、 甘草各一兩, 白豆蔻五錢, 片腦三錢, 縮砂仁 二錢。

右為末,蜜和,每兩作二十丸。每一丸細嚼,茶清下,噙化亦可。此與《加減薄荷煎》元同而分兩異。

烏翣膏千金方下同

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閉塞。神氣不通。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