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9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一童子久瘧方愈,心脾痛,六脈伏痛減,時氣口緊盛, 餘部弦而實。意其宿食,詢之,果傷冷油麪食,以《小胃 丹》津嚥下十餘粒,禁食三日,與藥十二次,痛止。後又 與穀太早,忽大痛連脅,乃禁食,亦不與藥。蓋宿食已 消,今因新穀與餘積相迸而痛,若再藥攻,必傷胃氣, 至夜心嘈索食。先以白朮黃連陳皮丸服之。以止其 嘈。此非饑也。乃餘飲未了。因氣而動耳。若與食復痛。 詢其饑。作膈間滿悶。又與前丸子。一晝夜不饑而昏。 睡後少與粥漸安。

一婦因久積憂患後心痛食減羸瘦,渴不能飲,心與 頭更換而痛,不寐,大便燥結,以四物加陳皮、甘草百 餘貼,未效。予曰:「此肺久為火所鬱,氣不得行,血亦蓄 寒,遂成污濁,氣壅則頭痛,血不流則心痛,通一病也, 治法當自愈。」遂效東垣清空膏例,以黃芩細切,酒浸 透,炒赤色,為細末,湯下,頭稍汗,十餘貼汗漸通身愈。 因其膝下無汗,瘦弱脈濇,小便數,大便澀,當補血以 防後患,以四物湯加陳皮、甘草、桃仁、酒芩服之愈。 一婦春末心脾疼,自言腹脹滿,手足寒時,膝須綿裹 火烘,胸畏熱,喜掀露風涼,脈沉細濇,稍重則絕,輕似 弦而短,渴喜熱飲不食,以草豆蔻仁三倍,加黃連、滑 石、神麴為丸,以白朮為君,茯苓為佐,陳皮為使,作丸, 湯下百丸,至二斤而安。

一男子年十八歲,自小面微黃,五月間腹大痛。醫者 與小建中湯加丁香兩貼,不效,加嘔吐清汁。又與十 八味丁沉透膈湯兩貼,食全不進,痛無休止,臥不能 起,如此五六日,又與阿魏丸百餘粒,至夜發躁不得 睡,口卻不渴。予脈之,「左三部沉弦而數,關部尤甚;右 三部沉滑而數,實痛處不可按。」遂與大柴胡湯四貼, 加甘草下之,痛嘔雖減,食猶未進,遂與小柴胡湯去 黃芩、人參,加芍藥、陳皮、黃連、生甘草,二十貼而愈。 《井窈渠》吳孺人,年近四十,得腹隱痛,常以火燒磚瓦 熨之,面與胸襟間惡火之熱氣,發時少煩,食亦減,六 脈和,皆微弦,最苦夜間不得睡,但世上凶惡之事,并 憂苦境像,皆上念時作惡,泣說離別,囑付後事,如此 者一年。眾作心痛治之,自覺氣自下衝,雖久病人卻 不瘦。予曰:「此肝受病。」遂與防風通聖散吐之。時尚春 寒,於通聖散中加桂,入薑汁調之,日三、四次。至初夏 稍熱,與當歸龍膽丸、枳朮丸,一月而愈。

一婦形瘦,色嫩味厚,幼時曾以火烘濕鞋,濕氣上襲, 致吐清水,吞酸,服丁香熱藥,時作時止。至是心疼,是 痞塊,略吐食,脈皆微弦,重似濇,輕稍和,與左金丸三 四十粒,薑湯下三十餘次,食不進。予曰:「結已開矣」,且 止藥,或思飲與水,間與青綠丸,脈弦漸添,與人參、酒、 芍藥,引金瀉木,漸思食。若大便祕,以生芍藥、陳皮、桃 仁人參為丸與之。又以蜜導。便通食進。

一老人心腹大痛,昏厥,脈洪大,食不勝一味攻擊之 藥,用四君子加川歸、沉香、麻黃,服愈。

《衛生寶鑑》曰:「漕運使崔君長男雲卿,年二十五,體本 豐肥,奉養膏粱,時有熱證,友人勸食寒涼物,因服寒 藥。至元庚辰秋瘧發,醫以砒霜等藥治之,新汲水下, 禁食熱物。瘧病未除,反添吐瀉,脾胃復傷,中氣愈虛, 腹痛腸鳴,時復胃脘當心而痛,不任其苦,屢醫未效, 至冬不瘥。延至四月間,勞役煩勞過度,前證大作,請」 予治之。診視脈得弦細而微。手足稍冷。面色青黃不 澤。情思不樂。惡人煩「飲食減少,微飽則心下痞悶, 嘔吐酸水,每發作冷汗時出,氣促悶亂不安,須人額 相抵而坐,少時易之。」予思《內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 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冤。」又曰:「寒 氣客於腸胃之間,則卒然而痛,得熱則已,非甘辛大 熱之劑,則不能愈。」遂製扶陽助胃湯,三服,大勢去,痛 減半。至秋,先灸中脘三七壯,以助胃氣,次灸氣海百 餘壯,生發元氣,滋榮百脈,以「還少丹」服之,喜飲食,添 肌肉,皮膚潤澤。明年春,灸三里二七壯,少助胃氣,引 氣下行。又以芳香助脾,服育氣湯加白檀平治之,戒 以懲忿窒慾,慎言語,節飲食,一年而平復。

真定趙客,乙丑歲六月間客於他方,因乘困傷濕麪, 心下痞滿,躁熱時作,臥不安,遂宿於寺中。僧以大毒 之藥數丸,下十餘行,心痞稍減,越日困睡,為盜劫其 財貨,心有所動,遂躁熱而渴,飲冷酒一大甌,是夜臍 腹脹痛。僧再以前藥復下十餘行,病「加困篤,四肢無 力,躁熱惡衣,喜飲冷水,米穀不化,痢下如爛魚腸腦」, 赤水相雜,全不思食,強食則嘔,痞甚於前,噫氣不絕, 足胻冷,少腹不任其痛,請予治之。診其脈,浮數八九 至,按之空虛。予泝流而尋源,蓋暑天之熱,已傷正氣, 以有毒大熱之劑下之,一下之後,其所傷之物已去 而無餘矣。遺巴豆之毒氣於腸胃之間,使嘔逆而不 能食,胃氣轉傷而然。及下膿血無度,大肉陷下,皮毛 枯槁,脾氣弱而衰,舌上赤澀,口燥咽乾,津液不足,下 多亡陰之所致也。陰既已亡,心火獨旺,故心胸躁熱, 煩亂不安。《經》曰:「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夭之由也。遂辭 而退。後易他醫,醫至,不審其脈,不究其源,惟見痞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