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9 (1700-1725).djvu/75

此頁尚未校對

搗爛敷之。

天蛇頭

天蛇頭瘡,生手指上或足,瘡旁一塊,開口腫痛,用雞 母楊根,好酢浸一宿即消。或以雄黃入雞子內,以患 指浸其中一宿,次早更以蜈蚣燒煙熏病指一二次 即消。如痛甚流血不止者,用雄黃、蜈蚣、全蠍為末,搽 在瘡上,卻以少油抹帛上紮之。

鶴膝風

鶴膝風乃足三陰虧損,風邪乘之,以致內熱減食,肌 瘦,肢體攣痛,久則膝愈大而腿愈細,有如鶴之膝然。 初起宜用蔥熨法,以內消之;寒熱者,五積交加散,加 烏藥、殭蠶;已潰者,獨活寄生湯、大防風湯。

陽虛熱來復去者,無根虛火也,「十全大補湯、大防風 湯。」臍腹疼痛,溺頻頭運,吐痰者,八味丸。發熱大渴,面 赤脈大,血虛甚也,古歸芪湯。 陰虛形瘦發熱者,腎氣丸。挾濕熱者,蒼龜丸、二炒蒼 蘗散。食少面黃者,六君子湯。津乾中氣不足者,補中 益氣湯加五味子。膿清肌肉不生者,八物湯。

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口渴,兩膝腫痛者,腎氣丸、蒼龜 丸、逍遙散加牛膝、杜仲、黃蘗。

臁瘡

此瘡生兩臁上。初起臖腫作痛寒熱者,屬「外邪濕熱, 檳榔散、敗毒散主之。毒盛發寒熱者,活命飲。」

「漫腫作痛,或不腫不痛,屬三陰虛也;或發寒熱,俱宜 八物湯、十全大補湯。」脾虛挾表邪者,補中益氣湯加 桔梗、白芷;脾虛濕熱流膿,口乾少食者,補中益氣湯 加茯苓、芍藥;晡熱加炒黑黃蘗、熟地;挾怒氣加山梔、 川芎。有鬱者,歸脾湯加山梔、柴胡。若患處黑黯,肢體 惡寒,飲食少思,屬肝腎虛敗,宜八味丸。內熱口乾者, 「腎氣丸。久不愈者。大苦參丸。腎臟虛風。四生散、黃芪 丸。」

外治法因風熱者,洗以蔥湯,次用龍骨膏貼之。風熱 者馬齒膏,濕熱者窑土膏。因血氣凝滯者,小駐車丸 加乳香少許摻之。

內臁瘡初起洗以鹽湯,次以蠟礬紙貼之。重者桐油 膏,癢甚者蘄艾膏;久不愈者內外通用。爐灰膏點去 瘀肉,後貼黃蠟膏,然內必量體服藥,若誤用攻伐傷 胃者,亦能傷人。

腳跟瘡

腳跟乃督脈發源,腎經過脈。內因飲食起居虧損足 三陰所致,或外被犬兔所咬而成。

漫腫食少者,補中益氣湯。晡熱頭昏者,逍遙散、腎氣 丸。咳嗽吐痰者,十全大補湯、八味丸。若不斂,口瀝盡 氣血而死。

腳肚瘡

腳肚上生瘡,初如粟,漸大,抓搔不已,成片包腳相交, 黃水流出,癢不可忍,久成痼疾難愈。先用貫眾煎湯 淋洗,後用百藥煎為末,津唾調,逐旋塗敷,自外而入。

口瘡

「口瘡」生於腳脛,或因物打撲而成。其瘡口狹,皮內 極闊,皮薄如竹,膜極癢痛,終日黃水流,延蔓而生,甚 者數十年不愈。又易於染人,患者須忌房室則易愈。 用韭菜、地乾、地龍屎為末,入輕粉、清油或白犬血調 敷。內外臁瘡亦治。

足發

濕熱下注者,先用隔蒜灸,及活命飲,以解蘊毒,次服 補中益氣湯、腎氣丸,以補精氣。三陰虛者,初起托裏 消毒散,或托裏散加牛膝、檳榔、杜仲,或托裏消毒散。 潰後,大防風湯、十全大補湯、八味丸。陰虛足心熱者, 四物湯加知母、黃蘗。脾虧者,補中益氣湯,若專治瘡 者死。

嵌甲

嵌甲:因靴窄研損,爪甲陷入四邊,腫臖,黃水流出,浸 淫相染,五指濕爛,漸漸引上腳趺,泡漿四起,如湯潑 火燒,日夜倍增,不能行動。以陳皮濃煎,湯浸良久,甲 肉自相離開,輕手剪去肉中爪甲,外用蛇退一條燒 灰,雄黃四錢為末,乾摻,乾者香油調敷,與「甲疸」條參 治。

腳指丫瘡

腳指丫瘡,乃足指角急,為甲所入肉,便刺作瘡濕爛。 用枯礬三錢、黃丹五分,為末摻之。或鵝掌黃皮燒灰 摻之。

腳背發

腳背發,又名為「脫疽疔」,以其能潰脫也。亦有患於手 背及手指者,原因膏粱房室,損傷脾腎,或先渴而後 發,或先發而後渴,輕則色赤作痛,自潰可治。先用隔 蒜灸,內服活命飲,或敗毒散加金銀花、白芷、大黃,痛 止乃與托裏散,或內托十宣散去桂加天花粉、金銀 花;挾氣者,十六味流氣飲;下虛者,十全大補湯、八味 丸、大苦參丸

重者色黯不痛,先用隔蒜灸、《桑枝灸》,更服補藥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