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風濕外邪而成腳氣者,《風引》獨活湯,或追毒湯。若以 脾腎虛寒,而兼欬嗽氣逆嘔吐者,兼補厚朴湯。 腳氣有實邪,凡壅盛腫痛,而或為閉結,或為脹滿者, 治宜以疏導通利為主。若風濕壅盛,腳氣腫痛,便結 腹滿者,羌活導滯湯,或枳實大黃湯。若四氣流注,陽 明風熱,腰腳腫痛,大小便祕,喘滿腹痛者,大黃左經 湯。若腳氣飲食不消,心下痞悶,腿腳腫痛者,開結導 飲丸。

敷熨淋洗

凡腳氣腫痛之甚者,可用敷藥以散之,或用椒艾囊 以溫之,或香散之藥煎湯以洗之。如百草煎及防風、 荊芥、威靈仙、艾葉、蒼朮、蛇牀子、當歸、烏藥之類皆可。 或單用紫蘇或忍冬藤煎湯淋洗之,俱妙。

禁忌

觀《活人》等書云:「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淋洗者,皆醫 之所禁也。」此亦一偏之說耳。蓋補有宜禁者,以邪壅 氣實者也;淋洗有宜禁者,以水濕湯氣之宜避者也。 如果下部虛寒,或以病後,或以尅伐太過,而腳氣不 愈者,豈尚堪禁補乎?又若寒邪濕熱壅結不散,而為 腫為痛者,最宜以辛香疏散之藥,煎湯蒸洗,則退邪 極速,豈禁洗乎?惟是濕熱氣逆而上衝心腹者,不可 驟洗,恐助濕氣上升也。此必先降其氣,俟其毒止在 腳,再行熏洗,自無不利。蓋補以補其弱也,洗以逐其 滯也,夫何禁之有。

《論古》

楊大受曰:「腳氣是壅疾,當用宣通之劑,使氣不能成 壅也。如羌活導滯湯之類所通用。又如蒼白朮、防己、 南星以去濕,羌活、獨活、木瓜、檳榔,行氣利關節以去 壅;佐木通、牛膝以引經;當歸、生地黃以和血,此必用 之藥也。又如東垣《拈痛》之類亦甚捷,餘因證之虛實 寒熱而辨治之,此即通變活法也。」

鶴膝風

凡肘膝腫痛,腿胻細小者,名為「鶴膝風」,以其象鶴膝 之形而名之也。或止以兩膝腫大,胻腿枯細,不能屈 伸,俗又謂之「鼓槌風」,總不過風寒濕三氣流注之為 病也。然腫痛者,必有邪滯;枯細者,必因血虛。凡治此 者,必宜以養氣滋血為主。有風者,兼散其風;有寒濕 者,兼去其寒濕。若果由邪鬱成熱者,必宜滋陰清火, 自無不愈。其有痢後而成者,又名「痢後風。」此以瀉痢 亡陰,尤宜壯腎。凡寒勝者,宜三氣飲、五積散或大防 風湯之類主之。濕勝者,宜五苓散、理中湯之類主之。 熱勝者,宜保陰煎、大秦艽湯之類主之。若以陽氣不 足而敗及四肢者,非右歸丸、理陰煎及八味地黃丸 之類不可。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手足痛

如人手足痛者,人以為脾經之熱,不知非脾也,乃肝 木之鬱結也。散其鬱氣,則手足之痛自去。用逍遙散 加梔子三錢,半夏、白芥子各二錢,水煎服,二劑即痛 如失。蓋肝木作祟,則脾不敢當其鋒,氣散於四肢,結 而不伸,所以作楚。今一旦平其肝氣,而脾氣自舒,脾 舒而痛在手足,有不盡除者乎。

手足疼痛者,以一人抱住身子,以兩人兩腿夾住左 右各足一條,輕輕槌之千數,覺兩足少快,然後以手 執其「三里之間,少為伸之者七次,放足執其兩手捻 之者千下」而後已,左右手各如是。一日之間,而手足 之疼痛可已。

兩足痛,腰以下痛,用黃酒二升,黃芪半斤,薏仁五兩, 杜仲一兩,茯苓、防風各五錢,車前子三錢,肉桂一錢, 水一椀,煎二沸,取汁二椀,入酒內,一醉而愈。以上皆 風入四肢,頭上、背間、腰以下也,借黃酒一味,無經不 達,引其藥味而直中病所也。夫腰足痛,明屬腎虛,而 氣衰不能運動,更加之濕,自必作楚。妙在不補腎而 單益氣,氣足則血生,血生則邪退。而又助之薏仁、茯 苓、車前之去濕,濕去則血更活矣。況更助之杜仲之 健腎,肉桂之溫腎,防風之蕩風乎。「相畏而相使,相佐 而相成,必然之理也。」

「兩腿痠痛,此濕氣入於骨中,而皮外無濕也。」方用薏 仁二兩,芡實一兩,茯苓三錢,肉桂、萆薢各一錢,牛膝 二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妙在薏仁能入骨而去水,加 芡實健脾以去濕,不使濕以增濕,而牛膝、萆薢又是 最利雙足之品,又加肉桂引經直入於骨中,濕有不 去,痠疼有不止者乎。但腳中之病,乃人身之下流,一 有病不易去之。況濕氣在骨,如陸地低窪之處,久已 成潭,如何車水即乾,必多用人功,而後可以告竭,故 此必須多服久服,正是此意。

「腳痛之證最多,而最難治。蓋腳乃人身之下流,水濕 之氣,一犯則停蓄不肯去,須提其氣,而水濕之氣始 可散也。今人動以五苓散治濕,亦是正經,然終不能 上升而盡去其濕也。」予今立一方,可以通治濕氣之 侵腳者。方用人參白朮各三錢黃芪一兩防風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