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9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右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進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熱悶即瘥。此起死回生之方也。又二味等分為末,酒丸,每服五十丸或百丸,溫酒下,名「茱萸丸。」 《治證》同。

小風引湯

治中風腰腳疼痛弱者。《胡洽》名「大風引湯」 ,無乾薑、石斛,有桂心、黃芪。

獨活 茯苓 人參各三兩 防風 當歸身 甘草 乾薑 石斛各二兩 附子一枚,去皮 大豆二升

右十味,㕮咀,以水九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胡洽》云:「南方治腳弱,與此別,用升麻、半夏、芍藥各一兩,合十三味。本只有十味,減當歸、石斛,名小風引湯。」 《刪繁方》無石斛,以療肉極寒,肌肉變,舌痿,名曰惡風,腰痛,腳弱。

四物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痛,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近之則痛,自汗出而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頭面手足時時浮腫。」

附子二枚, 桂心四兩, 白朮, 甘草各二兩

右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愈。大汗煩者,一服五合。

體腫者加防己四兩

悸氣小便不利。加茯苓三兩。既有附子。今加生薑三兩。

又方

治「腳弱風毒實。」 及嶺南瘴氣。面腫乍寒乍熱。似瘧狀。腳腫氣上。心悶欬嗽。癱瘓頑痹。

麻仁, 升麻、 麻黃, 射干, 菖蒲, 芒硝。

甘草, 大黃各二兩, 豉三合

右九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內芒硝,又煎三沸,分三服。微利一二行,解毒熱,有腫即消之。凡覺氣滿,輒服一劑佳。《延年祕錄》作「芒硝半兩。」 《外臺》同。

深師增損腎瀝湯

治風虛勞損,熱毒,腳弱疼痹或不隨,下焦虛冷,胸中微有客熱,心虛驚悸不得眠,食少失氣味,日夜數過,心煩迫不得臥,小便不利,又時復下。湘東王至江州,王在嶺南病悉如此,極困篤。余作此湯令服,即得力。病似此者,服無不瘥,隨宜增損。

人參 黃芪 甘草 芍藥 麥門冬 肉蓯蓉 乾地黃 赤石脂 茯神 地骨白皮 當歸 遠志 磁石 枳實 防風 龍骨各一兩

桂心, 芎藭各二兩, 生薑四兩, 五味子三合, 半夏一升, 大棗三十枚, 白羊腎一具。

右二十三味,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腎,取汁一斗二升,內諸藥,煮取四升,分為五服。不利下者,除龍骨、赤石脂;小便澀,以赤茯苓代茯神,加白朮三兩;多熱加黃芩一兩;遺溺加桑螵蛸二十枚。《胡洽方》無黃芪、蓯蓉、赤石脂、地骨皮、磁石、枳實、防風、龍骨、半夏,有黃芩,為十五味。

石膏湯

治腳氣風毒熱氣上衝頭面,面赤筋急,鼻塞去來來時,令人昏憒,心胸恍惚,或若驚悸,身體顫掉,手足緩縱;或痠痹,頭目眩重,眼反鼻辛,熱氣出口中,或患味甜諸惡,不可名狀者。

石膏 龍膽 升麻 芍藥 貝齒 甘草。

𪔀甲酥炙 黃芩 羚羊角各一兩 橘皮 當歸各二兩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半夏湯

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

半夏一升, 桂心八兩, 《乾薑五兩, 甘草》

人參 細莘, 附子各二兩, 蜀椒二合

右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初稍稍進,恐氣衝上,格塞不得下。小小服,通人氣耳。」

烏頭湯

治「風冷腳痹,疼痛攣弱,不可屈伸。」

烏頭、 細莘、 蜀椒各一兩, 甘草、 秦艽。

附子、 桂心, 芍藥各二兩, 乾薑、 茯苓

防風, 當歸各三兩, 獨活四兩, 大棗二十枚。

右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若熱毒,多服亦佳。

追毒湯

治腳弱。風熱上入心腹。煩悶欲絕。

半夏、 生薑各四兩, 黃芪 甘草, 當歸 人參 厚朴、 獨活 橘皮各一兩, 枳實

麻黃、 乾地黃、 芍藥各二兩, 桂心一兩

貝子七枚, 《大棗》十枚。

右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分四服,日三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