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鬱內熱之故,乃曰熱火從寒化,恐理未當。而經 更有莖垂者,身中之機,陰陽之候,津液之道也。或飲 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下流於睪,血道不通,日 久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不上不 下,若此者,亦㿉疝之一也。張仲景言疝皆由寒邪得 之,亦同《內經》之云:「脈緊者,當溫散之。」或曰:《內經》言疝, 似若各從諸經脈所生,今子何為盡屬於任脈乎?曰: 任脈是疝「病之本源,各經是疝病之支流。何以言之? 蓋腎臟以四方分部者言,則屬五行之寒水;以居在 下位者言,則屬地道之陰。陰形偶,故腎有兩,其形兩, 則地道之剛柔立焉。包居兩形之間,出納腎臟之精 血,以行坤土之化,生成百骸萬象,及夫生長壯老已 之天癸,與作強伎巧之用,悉在於斯。然而坤土」居尊, 不自司其職。司其職者,乃衝任二脈起於胞中者,行 其化也。是故五臟六腑之經,皆受氣於六脈,因以「海」 名之,所以二脈貴乎流通而惡閉塞,流通則天之陽 氣下降,與之從事,故施化之道行;閉塞則天之陽絕, 故地之陰亦結,而百病作矣,故疝是二者所致也。任 脈之病者,若剛柔自相勝負,與內外邪之感傷,皆得 使其陰陽不和。陰偏勝則寒氣衝擊,陽偏勝則熱氣 內入,陰反之外,悉致任脈為疝。縱其邪不自任脈而 起,初由各經所受而得者,亦必與任脈相犯故也。所 犯者何?或所勝之經脈相傳,或受不以次所乘,或任 脈過處與受邪之經相會;或六經受氣之際,挾邪犯 其海,則皆足以感動任脈。內含結固不化之陰,上擊 臟腑,則為腹中之疝;下入厥陰,會於陰器,則為睪丸 之疝。蓋疝自立名,獨為任脈所職,在地之陰,特然起 擊者而命之也。若諸經受邪,不與任脈相干,則不名 為疝矣。不然,何《內經舉痛篇》《靈樞百病始生篇》,專為 發明經脈,腹中諸痛者,乃無一字名其疝也?此可見 任脈者,是疝病之本源。諸經所云疝者,是其支流餘 裔耳。若夫巢氏所敘七疝曰:「厥癥寒氣盤附狼」,及言 諸疝之候,止以陰氣積於內,為寒氣所加,使榮衛不 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於腹內而成疝也。小兒㿉者, 陰核腫大,由啼哭躽氣不止,動於陰氣,結聚不散所 致者也。觀於五疝,皆是痛在心腹之疝,獨舉㿉疝屬 小兒病。後人述其說,更舉《內經》謂:「脾風傳之於腎,名 曰蠱疝。瘕,少腹煩冤而痛,一名曰蠱者,謂之蠱病。」又 立陰疝條,即㿗疝也。將以足七疝之數。此言五條,為 心腹痛者之治療。則曰:若因七情所傷者,當調氣安 其五臟。外邪所干者,當溫散之,治之不當。內外之氣 交入於腎者為腎氣,入於膀胱者為膀胱氣;入於小 腸者為小腸氣。腎與膀胱,一臟一腑,其氣通於外腎, 小腸系於睪丸,系會故也。又謂陰疝,一名㿗疝,其種 有四:腸氣、卵、水也。至張戴人非之曰:「此俗工所立謬 名也。」蓋環陰器,上抵少腹,乃屬足厥陰肝經之部分, 是受疝之處也。或在泉,寒勝,水氣攣縮,鬱於此經;或 司天,燥勝木氣,抑鬱於此經;或忿怒悲哀,憂抑頓挫, 結於此經;或藥淋外固,閉尾縮精壅於此經,了不相 干,膀胱、腎小腸之事,乃厥陰肝經之職也。凡疝者,非 肝木受邪,則肝木自甚也。由是於陰疝中,亦立七疝 之名,曰:寒、水、筋、血、氣、狐、㿗也。夫既曰用《內經》《靈樞》《明 堂》之論,要窮疝病之源,而不及於任脈生病之源,何 也?蓋因力辨陰器與小腸腎膀胱了不相干,是屬足 厥陰部分受病之原,立說所以不及於任脈,然已三 見於論中矣。其間引治疝之穴,多與任脈所會,一也。 又稱「衝、任、督與厥陰,會於曲骨,環陰器」,二也。復言「凡 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 嗌乾,少腹有塊,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 之瘕,即任脈內結之病,尤明三也。凡戴人辨論之詞, 強直專主其一,則不復顧其二,在㿗疝中有無六經 外證之可辨,若果有膀胱小腸之證者,又安得不從 之?如《靈樞》謂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丸而痛之 類,論治法亦然。因病在下,必先下之,更不問虛弱之 人,於首尾不可下者,下之有不旋踵之禍,豈待下後 始補,而可回其生乎?然而戴人之書,其詞直,其義明, 讀之使人豁然以去胸中之茅塞,誠是諸醫書之冠, 及乎詳究之,則少溫潤反覆之意。且夫陰陽變化,生 病於無窮,治法亦無窮,非一人所能究,學者當因其 已明,益其未至,然後得為善用其書者。丹溪先生嘗 論「睪丸連小腹急痛者,或有形,或無形,或有聲,或無 聲,人皆以為經絡得寒,收引不行而作痛,不知此病 始於濕熱鬱遏,至久又感外寒,濕熱被鬱而作痛也。 其初致濕熱之故,蓋大勞則火起於心,醉飽則火起 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火鬱之久, 濕氣便盛,濁液凝聚,并入血隧,流於厥陰。肝屬木,性 急速,火性又暴烈,為寒所束,宜其痛甚而暴也。」此論 亦就厥陰受病處,發明戴人之未至者也,誠有功於 後學。蓋㿗疝不離此三者之邪,熱則縱,寒則痛,濕則 腫,須分三者多少而治之。兩丸俱病固然也,設有偏 於一者,予又不能無其說焉。腎有兩,分左右。其左腎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0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