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1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治偏風。《甄權處療安平公》方。

防風、 芎藭、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朮各一兩, 羌活、 葛根、 附子外臺作人參 杏仁各二兩, 薏苡仁, 石膏, 桂心各三兩, 麻黃四兩, 生薑五兩

右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劑覺好,更進一劑,即一度針九劑,九針即瘥。灸亦得按穴,乃「風池、肩髃、曲池、支溝、五樞、陽陵泉、巨虛、下廉凡七穴,法詳《本門針灸》。」

葛根湯

治四肢緩弱。身體疼痛不遂。婦人產後中柔風。及氣滿。

葛根 芍藥 桂心 乾地黃 羌活 麻黃 甘草各三兩 生薑六兩

右八味,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五合,日三。

獨活寄生湯

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得之。若不速治,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

獨活三兩。 寄生。古今錄驗作續斷 杜仲, 牛膝, 細莘,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風, 芎藭。

乾地黃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各三兩

右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服勿冷。風虛下利者,除乾地黃服,復「取蒴藋葉,火燎,厚安席上,及熱眠上,冷復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莖,熬臥之佳。其餘薄熨,不及蒴藋,蒸為愈也。諸處風濕,亦用此法。」 新產竟,或患腹痛不得轉動,及腰腳攣痛,不能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湯,除風消血。

菊花酒

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無顏色,噓吸少氣,去風冷,補不足。」

菊花 杜仲各一斤 防風 附子 黃芪 乾薑 桂心 當歸 石斛各四兩 紫石英 蓯蓉各五兩 萆薢 獨活 鍾乳各八兩

茯苓三兩。

右十五味,㕮咀,以酒七斗漬五日。每服一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杜仲酒

治腰腳疼痛不遂。風虛。

杜仲八兩, 《石楠》二兩, 羌活四兩, 《大附子》五枚。

右四味,㕮咀,以酒一斗漬三宿。每服二合,日再。偏宜冷病婦人服之。

竹瀝湯

共四方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

竹瀝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薑汁三合

右三味,相和,溫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訖覺四體有異似好,次進《後湯方》。

竹瀝一升, 生葛汁五合 芎藭 防己 附子 人參 黃芩 甘草 芍藥 桂心各一兩

羚羊角三兩, 《石膏》六兩, 杏仁四十枚, 麻黃, 防風各一兩半, 《生薑》四兩

右十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減半,內瀝,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取汗。間五日更服一劑,與三劑,漸覺少損,仍進後方。

《竹瀝三升》、 防風、 升麻、 羚羊角、 防己

桂心, 芎藭各二兩, 麻黃三兩。

右八味,㕮咀,以水四升,合竹瀝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兩日服一劑。常用加獨活三兩最佳。此方神良,頻「進三劑。若手足冷者,加生薑五兩,白朮二兩。若未除,更進後方。」

竹瀝一升, 人參、 芎藭、 獨活、 升麻各一兩, 防風、 麻黃、 芍藥各一兩半, 生薑、 羚羊角, 防己、 石膏、 桂心, 黃芩 甘草一作甘草根 白朮 各二兩, 附子一枚。一作杏仁四十枚

右十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減半,內瀝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若有氣者,加橘皮、牛膝、五加皮各一兩。」

又方

凡風痱,服前湯得瘥訖,可常服煮散,除餘風。

防風 防己 獨活 秦艽 黃芪 芍藥 人參 白朮 茯神 芎藭 遠志 升麻。

「石斛, 牛膝, 羚羊角 丹參, 甘草, 厚朴 天冬, 五加皮 地骨皮 黃芩 桂心各一兩 橘皮, 乾地黃, 生薑 麻黃各二兩, 檳榔, 藁本 杜仲, 烏犀角」各二兩 薏苡仁一升, 石膏六兩

右三十三味,搗篩為粗散,和攪令勻。每服以水三升,藥三兩,煮取一升,綿濾去滓,頓服之,取汗,日一服。若覺胸中熱煩,以竹瀝代水煮之。「《千金翼》無黃芩、檳榔、藁本、杜仲、烏犀角,有薯蕷、甘草、附子、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