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1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故惕 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動也。太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 者,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 也。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 瞤。即是觀之,筋惕肉瞤,由發汗多亡陽,陽虛可見矣。 茲雖逆也,止於發汗亡陽而表虛,治以溫經益陽則 可矣。或因吐下發汗,表裏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 但發汗後所可同也。《經》曰:「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 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筋 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此為逆之甚者也。

《經》曰:「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 肉瞤,是發汗而動肝氣者也。」

《元李杲十書》

病屬外感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是八風之邪,乃風邪傷人 筋骨,風從上受之,風傷筋,寒傷骨,蓋有形質之物受 病也。繫在下焦,肝腎是也。肝腎者,地之氣。《難經解》云: 「肝腎之氣,已絕於內。」以其肝主筋,腎主骨。故風邪感 則筋骨疼痛,筋骨乏絕,則腎肝之本亦絕矣,乃有餘 之證也。

辨內外傷

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絕於外,必怠惰嗜臥,四肢 沉困不收,此乃熱傷元氣。脾主四肢,既為熱所乘,無 氣以動。《經》云:「熱傷氣。」又云:「熱則骨消筋緩」,此之謂也。 若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絕於內,腎主骨為寒,肝 主筋為風。自古腎肝之病同一治,以其遞相維持也。 故經言「膽主筋,膀胱主骨」是也。或中風,或傷寒,得病 之日,便著牀枕,非扶不起,筋骨為之疼痛,不能動搖, 乃形質之傷。《經》云:「寒傷形。」又云:「寒則筋攣骨痛」,此之 謂也。

痿縱

肝氣熱,生筋痿,故宗筋弛縱。諸痿皆屬於上者,指病 之本在肺也。故必先起於肺,然後熱傳入五臟,散為 諸痿。

《朱震亨心法》

筋病應經

胻,善瘛瘲,轉筋而陰縮,兩足筋攣,皆屬足厥陰肝經 見證也。

筋攣急屬手厥陰、太陰。

轉筋

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乳近兩邊, 此《千金》妙法也。

轉筋皆屬乎血熱,四物湯加酒芩、紅化、蒼朮、南星,煎 服。

或有寒,腹滿而痛,四肢拘急,轉筋下利者,以理中湯 加生附子、官桂。

《明虞摶醫學正傳》

筋燥

經曰:「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原病式》曰:「經云: 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又燥濕少異也。然燥 金肺屬秋陰,而異乎寒濕,故反同其風熱也。故火熱 則金衰而風生,緣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反寒。陽實 陰虛,則風熱勝於水濕而為燥也。凡人風病,多因熱 盛而風燥者,為其兼化,以熱為其主也。蓋肝主於筋, 而風氣自甚,又燥熱加之,則筋大燥」也。燥金主於收 斂,其脈緊澀,故為病勁強緊急而口噤也。或病燥熱 太甚,而脾胃乾涸成消渴者,或風熱燥甚,怫鬱在表, 而裏氣平者,或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筋惕 而搐,又或風熱燥併,而鬱甚於裏,故煩滿而或祕結 也。及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 胸膈,燥鑠而瘛瘲昏冒僵仆也。凡此諸證,皆由熱甚 而生風燥,病各有異者,由風熱燥之微甚不等故也。 所謂「中風筋緩」者,因其風熱勝濕,而為燥之甚也。然 筋緩不收而痿痹,故諸膹鬱病痿,皆屬於肺金,乃燥 之化也。如秋深燥甚,則草木萎落而不收,病之象也。 是以掌得血而能持,「足得血而能步。」夫燥之為病者, 血液衰少,不能榮養百骸,故若是也。

筋痛

中風動止筋痛,是無血滋筋,故痛曰「筋枯」,不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

筋緩急

肝主筋,屬木,風易入之,各從其類。肝受風,則筋緩不 榮,或緩或急,所以中風有喎斜、癱瘓不遂、舌強語澀 等證也。

轉筋

霍亂轉筋:理中湯加凍膠剉炒一錢,仍令其繫縛腿 脛。若筋入腹及通身轉筋者,不可治。轉筋者,以造麴 蓼汁暖熱浸之,或用濃鹽湯浸之。詳霍亂門。

腳轉筋,用「龍膠散。」

《腳氣類傷寒》,若卒起腳弱,或小腹不仁,或舉體轉筋, 或見食嘔逆,或兩脛赤腫,便當於腳氣門中求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