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1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十九

  風門三

  方賢奇效良方風論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口噤 不語 手足不隨 自汗 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 小便不利 遺尿 多食 痰涎壅盛 身痛 昏冒 豫防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豫防

  薛己醫案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分別陰陽

  趙獻可醫貫中風要旨

  喻昌醫門法律中風緒論 左右往還論 風痱 風懿 律五條

藝術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醫部彙考二百十九

風門三

《明方賢奇效良方》

《風論》

謹按《玉機真藏》曰:「風者,百病之長也。風之為病,善行 而數變者也。」《金匱論》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八風發 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動。」且八風之名,偏風、腦 風、目風、漏風、內風、首風、腸風、泄風,此八風者,皆中臟 腑者言之。以五音宮商角徵羽,應乎五臟,所感不同, 其疾大同小異。岐伯曰:風名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 遂,口眼喎斜,肌肉偏而不用且痛,言不變,智不亂,病 在分腠之間。二曰風痱者,身無疼痛,四肢不收,智亂 不甚,言微有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內經脈解 論》曰:「內奪而厥,則為瘖痱。」此因腎虛所致。瘖痱之狀, 舌瘖不能語,足廢不為用。蓋腎脈挾舌本,故不能言 而為瘖。腎脈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循胻骨內廉及 內踝,後入足下,腎氣不順,故發而為痱。三曰「風懿」者, 一旦奄忽,不知人事,痰涎上迷心竅,咽中窒塞,舌強 不語,牙關不開,手足拘攣,氣不升降,病在臟腑。故風 中臟則性命危,中腑則肢體廢矣。四曰「風痹」者,脈浮 而緩,筋骨痿弱,肢體麻痹不仁。又有飲酒中風,謂之 「漏風」,則身熱懈惰,汗出少氣。謂酒所以養陽,酒入於 胃,與穀氣相搏,熱盛於中,其氣慓悍,陽氣俱泄,腠理 疎風,邪入以中之。證似風懿,其脈短而滑,或洪而數, 內熱外汗,法當清解消痰祛風。及其內風,名曰「勞風」, 由房勞虛損,真氣內虧,風邪從此入,病之所由,皆從 此始。但髮直吐沫,遺尿失禁,口開眼合,鼻鼾手撒,搖 頭上「竄,面赤如粧,或頭面青黑,汗綴如珠,昏不知人, 皆為不治。」風證多端,所感各異,臨病詳辨,察脈觀形, 對證用藥。故風者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 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尤當切脈究之。風以散之, 寒以溫之,實以竭之,虛以補之,熱以涼之,痰以越之。 又有中氣與中風相類,語言蹇澀,涎潮昏塞,不知人 事,牙關緊急,但手足不偏廢為異耳。大凡治中風之 藥,必先順氣,後以疎風,其功可獲。若中風妄用風藥, 其悮豈淺鮮哉!此病皆由七情不調,氣鬱所致,以富 貴汲汲,貧賤戚戚,久思不遂,鬱鬱而不得志者,成此 中氣之疾。所用之劑,調降其氣,自然平復。《經》云:暴喜 傷陽,暴怒傷陰,憂思不樂,「遂名厥逆,此之謂也。」夫中 風、中氣,何以別之?當辨其脈,若浮盛而弦緊,或浮而 洪,斯為風也。脈沉而伏者,為中氣,治中氣,氣多風少。 先以蘇合香丸,薑汁磨化,擦牙通竅,人事漸甦,然後 徐徐灌服。看其虛實,若虛則補,若實則瀉,寒則溫,熱 則清。切其脈理,察病詳細,用藥主治,無不效矣。若一 概作風治之,則愈傷脾氣,所悮在反掌之間。《經》云:「無 故而得瘖,脈不至者不治」,此為寒氣暴逆故也。俟其 氣復則已,切不可便用疏風泄氣之劑,悮人性命。醫 工不諳是理,反加發散,導散真氣,虛邪愈作,遂致不 療,可不痛哉!

《李中梓醫宗必讀》

《總論》

凡中風昏倒,先須順氣,然後治風,用竹瀝、薑汁調蘇 合香丸。如口噤抉開,灌之。如抉不開,急用牙皂、生半 夏、細莘為末,吹入鼻內。有嚏可治,無嚏則死。最要分 別閉與脫二證明白。如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即是閉 證,用蘇合香丸或三生飲之類開之。若口開心絕,手 撒脾絕,眼合肝絕,遺尿腎絕,聲如鼾肺絕,即是脫證。 更有吐沫、直視、肉脫、筋骨痛、髮直搖、頭上竄、面赤如 妝、汗出如珠,皆脫絕之證,宜大劑理中湯灌之,及灸 臍下,雖曰不治,亦可救十中之一。若誤服蘇合香丸、 牛黃至寶之類,即不可救矣。蓋斬關奪門之將,原為 閉證。設若施之脫證,如人既入井而又下之石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