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1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人蹈此弊而死者,不可勝數,故特表而出之。惟中臟

之證。是閉而非脫者,宜蘇合香丸、牛黃丸、至寶丹、活 命金丹之類。若中腑與中血脈之證。斷不宜用。為內 有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恐 反引風邪深入骨髓。如油入麪。莫之能出。

口噤

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頰;足陽明之筋,上挾於口,風 寒乘虛入其筋則攣,故牙關急而口噤也,《秦艽》升麻 湯。或用甘草二段,每段長一寸,炭火上塗麻油炙乾, 抉開牙關,令咬定,約人行十里許,又換甘草一段,然 後灌藥,極效。或以蘇合香丸擦牙,或南星冰片擦之。

不語

脾脈絡胃,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心 脾受風,故舌強不語。亦有因腎脈而上循喉嚨,挾舌 本者。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會厭者,音聲之戶。舌者, 聲之機。脣者,聲之扇。風寒客於會厭,故卒然無音。若 因痰迷心竅,當清心火。若因濕痰,當清肺熱;若因風 熱,當清肝火。若因風痰,當導痰涎。若因虛火上炎,當 壯水之主。若因虛寒厥逆,當益火之原,神仙解語丹、 滌痰湯、加味轉舌膏、八味丸,隨證選用。或取龜尿少 許,點舌神效。取龜尿法,置龜於新荷葉上,以豬鬃鼻 內戳之,立出。

手足不隨

手足不隨,肌膚盡痛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 於身體。風寒客於肌膚,始為痹,復傷陽經,隨其虛處 而停滯,與血氣相搏,故風痹而手足不隨。實者脾土 太過,當瀉其濕;虛者脾土不足,當補其氣。血枯筋急 者,四物湯;木旺風淫者,四物湯加鉤藤、秦艽、防風;痰 多者,六君子加秦艽、天麻、竹瀝、薑汁。

自汗

風多者桂枝湯。若表虛者。玉屏風散。陽氣虛者芪附 湯。若兼盜汗者。補中益氣送六味地黃丸。或當歸六 黃湯。

半身不遂

譬如樹木,或有一邊津液不蔭注,而枝葉偏枯,故知 偏枯一證,皆由血氣不周。《經》曰:「風氣通於肝」,風搏則 熱盛,熱盛則水乾,水乾則氣不榮,精乃亡,此風病之 所由作也。故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古方有順 風勻氣散、虎骨散、虎脛骨酒,外用蠶砂二石,分作三 袋,蒸熱著患處,冷再易,以瘥為度。內用羊脂入粳米、 葱白、薑、椒、豉煮熟。日食一具。十日止。大效。

口眼喎斜

口眼喎斜,多屬胃土,而有筋脈之分。《經》云:「足之陽明, 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此胃土 之筋病也。又云:「足陽明之脈,挾口環脣。」此胃土之脈 病也。夫口目常動,故風生焉;耳鼻常靜,故風息焉。先 燒皂角熏之,以逐外邪;次燒乳香熏之,以順血脈。酒 煎桂枝,取汁一椀,軟布浸收,左喎搨右,右喎搨左。服 清陽湯、秦艽升麻湯。或二方合用,《外感》加葱白。

小便不利

中風小便不利,不可以藥利之。自汗則津液外亡,小 便自少。清熱止汗,小便自行也。

遺尿

遺尿,多屬氣虛,宜參芪湯,少加益智,頻頻啜之。

多食

風木盛則尅脾,脾受尅,求助於食,當瀉肝理風以安 脾,脾安則食自如常也。

痰涎壅盛

痰涎壅盛,宜用吐法,稀涎散或橘紅一斤,逆流水七 椀,煎至二椀,頓服白湯導之,吐痰之勝藥也。二陳湯、 星香散加竹瀝、薑汁。虛者六君子同星香散。脈沉伏 無熱者,三生飲加全蠍一箇。養正丹可以墜下痰涎, 鎮安元氣。

肥人多中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人肥必氣急而肺 盛,肺金尅肝木,故痰盛。治法以理氣為急。

身痛

中腑者,多身痛,為風氣所束,經脈不和,宜「鐵彈丸。」「虛 寒者,十味剉散。」

昏冒

心神不足,痰滯於心包絡。宜「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

豫防

《寶鑑》云:「凡大指、次指痲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風 之患,宜服愈風湯、天麻丸。」薛立齋云:「豫防者,當養氣 血,節飲食,戒七情,遠幃幕。若服前方,適所以招風取 中也。」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

預防

病之生也,其機甚微,其變甚速,達士知機思患而預 防之,庶不至於膏肓。即中風證,必有先兆,「中年人但 覺大拇指時作痳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 掣,三年內必有暴病。」急屏除一切膏粱厚味,鵝肉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