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1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脾 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夫風 入脾臟為賊邪,外掣皮目,內亂,意識四肢怠惰,形如 醉人,有必至也。加以胸中短氣,脾臟之傷,已見一班。 若脈更來去至止不常,浮之益大堅,是為獨陽;「按之 潔潔狀如搖,是為獨陰。」故其動非活動,轉非圓轉,非 臟氣之垂絕而何?

經曰:「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如腫,脊痛不能正 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金匱》闕此。腎 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夫面 痝然浮腫者,腎氣不能蟄封收藏,濁氣上干於面也; 脊痛不能正立者,腎間生氣不鼓,腰府憊而僂俯,與 隱曲不利同一源也。《金匱》雖見缺文,大要兩腎藏精 「宅神一身根本。多慾致虛,風最易入。腰曲脊垂,舌卷, 小便不禁,皆其候也。」中腎從來兼此四者,本實先撥 可知。然腎臟真陽,腎基未壞,真陽可居,必無死脈。若 浮之而堅,陽已離於陰位,按之亂如轉丸,則真陽搏 激而出,不能留矣。若益下入尺中,則真陽先去,所餘 孤陰亦亂而下趨,正所謂「陽從上脫」,陰從下脫也。 風中入臟,最防迸入於心。後世悉用腦麝引風入心, 尤而效之,莫有知其非者。茲舉《金匱》二方以明其治, 如侯氏黑散,治中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 臺》用之以治風癲。仲景製方,皆匠心獨創,乃於中風 證首引此散,豈非深服其長乎?夫立方而但驅風補 虛,誰不能之。至於驅之補之之中,行其堵截之法,則 非思議可到。方中取用礬石,以固澀諸藥,使之留積 不散,以漸填其空竅,服之日久,風自以漸而熄。所以 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溫酒調下,以開其痹著。以後 則禁諸熱食,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則藥積腹中 不下,而空竅填矣。空竅填則舊風盡出,新風不受矣。 蓋礬性得冷即止。得熱即行。故囑云「熱食即下矣。」冷 食自能助藥力。抑何用意之微耶。

風引湯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 不療,除熱方可。見大人中風牽引,少小驚癇瘛瘲,正 火熱生風,五臟亢甚,歸迸入心之候。蓋驚癇之來,初 分五臟,後迸入心,故同治也。巢氏用此治腳氣,豈非 以石性易於下達,可勝其濕熱,不使攻心乎?夫厥陰 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火發必風生,風生必挾木勢 侮其脾土,故脾氣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癱 瘓。用大黃為君,以蕩滌風火熱濕之邪矣。隨用乾薑 之止而不行者以補之,用桂枝、甘草以緩其勢,用諸 石藥之濇以堵其路。而石藥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 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濕,龍骨、牡蠣以 收斂其精神魂魄之紛馳,用寒水石以助腎水之陰, 俾不為陽光所劫,更用紫石英以補心神之虛,恐主 不安,則十二官皆危也。用此以治入臟之風,游刃有 餘矣。何後世以為石藥過多,舍之不用,而用腦麝以 散其真氣,花蛇以增其惡毒,智耶?愚耶?吾不解矣。 按《金匱》風引湯,當在侯氏黑散之下,本文有「正氣引 邪,喎僻不遂」等語,故即以「風引」名之。侯氏黑散,顓主 補虛以熄其風,此方兼主清熱火濕,以除其風也。集 者誤次於寸口,脈遲而緩下,則證與方不相涉矣。 風中五臟,其來有自。臟氣先傷,後乃中之火熱氣濕 痰虛,六賊深入,一旦卒倒無知,遍身牽引,四末,不用 不死,亦成癱瘓。何臟先傷?調之使平,不令迸入於心 為要也。夫五臟各藏一神,不可傷之。《經》謂:「神傷於思 慮則肉脫,意傷於憂愁則肢廢,魂傷於悲哀則筋攣, 魄傷於喜樂則皮槁,志傷於盛怒則腰膝難以俛仰。」 是風雖未入臟,真先已傷火熱,氣濕痰虛,迎之內入, 多汗惡風等證,因之外出,治之難矣。善治者,乘風未 入,審其何臟,先傷何邪,徹土綢繆,最為扼要之法。 中風外證。錯見不一。風火相煽。多上高巔。風濕相搏。 多流四末。手足痳木。但屬氣虛。關節腫痹。濕痰凝滯。

偏正頭痛愈風丹,目蠕面腫,「胃風湯。風濕,薏苡仁湯、排風湯」 、「痲木人參補氣湯。」 腫痹,「舒筋散。」

寒熱似瘧,解風為宜。風藏痰隧,搜風最當。

解風散搜風丸

經絡及腑,治分淺深。表裏之邪,大禁金石。

中絡,桂枝湯。中經,小續命湯加減。表裏兼治,防風通聖散。祛風,至寶膏。攻裏,三化湯、搜風丸。

左癱右瘓,風入筋骨,宣導其邪,緩以圖之。

舒筋保安散

卒中灌藥,宜用辛香,開痰行氣,調入蘇合。

南星湯調「蘇合丸」 、「順氣散」 、「勻氣散」 、「稀涎散。」

四肢不舉,有虛有實。陽明虛,則宗筋失潤,不能束骨 而利機關;陽明實則肉理緻密,加以風邪內淫,正氣 自不週流也。

虛用六君子湯,實用「三化湯合承氣湯。」

口眼喎斜,邪急正緩。左急治左,右急治右。先散其邪, 次補其正。

左急《三聖散》,右急《勻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