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側,嗌乾面塵腰痛,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疼痛,目眛眥, 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

陽明司天,卯酉歲也。左胠脅痛,肝經病也。感寒清而成瘧者,秋成痎瘧也。大涼革候者,夏秋之交,變炎暑而為清涼也。腹中鳴,注泄鶩溏,寒清於中也。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皆肝經之病。蓋金淫於上,故病本於肝。

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苦溫能清金,辛能潤燥,燥必內結,故以酸苦泄之。

燥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言「六氣司天,邪氣反勝,宜以所勝之氣味平之。」

《靈樞經》

《九宮八風篇》

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 皮膚,其氣主為燥。

如太乙居叶蟄之宮。而出游之第五日,風從西北二方而來。數所在日而來不正之風。皆謂之「虛風」也。

《金劉完素六書》

《論燥》

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

「陽明燥金」 ,乃肺與大腸之氣也。

澀物,濕則滑澤,乾則澀滯,燥濕相反故也。如遍身中 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故秋脈澀也。或痳者,亦由澀 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行壅滯,而不得滑澤通利, 氣強攻衝而為痲也。然六氣不必一氣獨為病,氣有 相兼。若亡液為燥,或痲無熱證,即當用烏附衝開道 路,以得通利。或風熱勝濕為燥,因而病痲,則宜以退 風散熱,活血養液,潤燥通氣之涼藥調之,則痲自愈 也。治諸燥澀。悉如此法。

枯,不榮王也。涸,無水液也;乾,不滋潤也;勁,不柔和也。 春秋相反,燥濕不同故也。大法身表熱,為熱在表;渴 飲水,為熱在裡。身熱飲水,表裡俱有熱;身涼不渴,表 裡俱無熱。《經》所以不取火化渴者,謂渴非特為熱。如 病寒吐利,亡液過極,則亦燥而渴也。雖病風熱,而液 尚未衰,則亦不渴,豈可止言渴為熱而不為寒也?夫 燥渴之為病也。多兼於熱。故《易》曰:「燥萬物者莫熯乎 火。」今言渴為燥。則亦偏矣。如大法身涼不渴。為表裡 俱無熱。故不言為寒也。謂表裡微熱。則亦有身不熱 而不渴者。不亦宜乎。

皴揭,皮膚啟裂也。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 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故燥金主於緊斂,所以秋脈 緊細而微;濕土主於縱緩,所以六月其脈緩大而長 也。如地濕則縱緩滑澤,乾則緊斂燥濇,皴揭之理,明 可見焉。俗云皴揭為風者,由風能勝濕而為燥也。《經》 言: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由風勝濕而為燥也。所 謂「寒月甚而暑月衰」者。由寒能收斂,腠理閉密,無汗 而燥,故病甚也。熱則皮膚縱緩,腠理疏通而汗潤,故 病衰也。或以水濕皮膚,而反喜皴揭者。水濕自招風 寒故也。

「熱勝燥,燥自金生,熱為火化,金餘則制之以火,肺勝 則治之以苦。」又曰:「金氣之下,火氣承之,燥淫於內,治 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若肺氣上逆,急食苦以 泄之。」王注曰:「制燥之勝,必以苦溫,故燥乾病生焉。是 以金主於秋而屬陰,其氣涼,涼極天氣清明,而萬物 反燥,故燥若火,是金極而反兼火化也,故病血液衰」 也。燥金之化極。甚。則煩熱氣欝痿弱。而手足無力。不 能收持也。

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澀枯者,水液氣衰,少 血不榮於皮肉,氣不通利,故皮膚皺揭而澀也,及甚 則痳痹不仁。涸乾者,水少火多。《繫辭》云:「燥萬物者,莫 熯乎火。」故火極熱甚,水液乾而不潤於身,皮膚乃起 裂手足,有如斧傷而深二三分者,冬月甚而夏月衰。 故法曰:寒能收斂,收斂則燥澀皴揭;熱能縱緩,縱緩 則滋榮潤澤,皆屬燥金之化也。王注曰:物之生滑利, 物之飛枯澀。其為治也,宜開通道路,養陰退陽,涼藥 調之,榮血通流,痳木不仁澀涸乾勁皴揭,皆得其所, 慎無服烏附之藥。《經》所謂:「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 暑燥濕火風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病可調。凡受 諸病者,皆歸於五行六氣,勝復盛衰之道也。王注曰: 「人生有形,不能無患,既有其患,亦常逃生,化出陰陽 者也。故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得調達, 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燥乾者,金肺之本。肺藏氣,以血液內損氣虛或風則 皴揭,風能勝濕,熱能耗液,皆能成燥。故《經》云:「風熱火 兼為陽,寒燥濕同為陰」,又燥濕小異也。然燥金雖屬 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燥陰盛於風熱火也,故風熱 甚而寒濕同於燥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 以此矣。故《經》云: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