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燥乾者,金肺之本,燥金受熱化以成燥澀也。兼火熱 致金衰耗液而損血。欝而成燥者,由風能勝濕,熱能 耗液,故《經》云:風熱火,同陽也,寒濕燥,同陰也。又燥濕 小異也,燥金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而反同於 風熱火也。又加大便乾澀,乃大腸受熱,化成燥澀。《經》 云:「諸澀枯涸。」又如癱瘓中風,皆因火熱耗損血液,元 腑閉塞,不能浸潤,金受火欝,不能發聲。 肢痛緛戾者,風熱濕相攻,而遂以偏枯,語音澀,手足 不隨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亦以鮮矣。亦有寒 濕相欝,榮衛不能開發貫注,多成偏枯。《經》云:「諸澀枯 涸,乾勁皴揭」,屬於燥也。

狂陽心火燥其三焦,腸胃燥澀怫欝而水液不能宣 行也。則周身不得潤澤,故瘦悴黃黑也。而燥熱消渴。 然雖多飲,亦其水液不能浸潤於腸胃之外,湯不能 止,而便注為「小便多。」出俗未明,妄為下焦虛冷,誤人 多矣。

《朱震亨心法》

《論燥》

燥結血少,不能潤澤,理宜養陰。

凡人五味之秀者,養臟腑;諸陽之渴者,歸大腸。大腸 所以司出而不納也。今停蓄蘊結,獨不得疏導何哉? 抑有由矣。邪入裡,則胃有燥糞,三焦伏熱則津液中 乾,此大腸挾熱然也。虛人臟冷而血脈枯,老人臟寒 而氣道澀,此大腸之挾冷然也。亦有腸胃受風,涸燥 祕澀,此證以風氣蓄而得之。若夫氣不下降,而穀道 難。噫逆泛滿。必有其證矣。

皮膚皴揭坼裂,血出大痛,或肌膚燥癢,皆火爍肺金, 燥之甚也。宜以「四物湯」去川芎,加麥、天門、人參、天花 粉、黃蘗、五味子之類治之。

《明虞摶醫學正傳》

《燥證論》

《內經》曰:「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原病式》曰:「經 云: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又燥濕小異也。然 燥金雖屬秋陰,而異乎寒濕,故反同於風熱也。故火 熱甚,則金衰而風生,緣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反寒; 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水濕而為燥也。」凡人風病,多 因熱甚,而風燥者,為其兼化,以熱為其主也。蓋肝主 於筋,而風氣自甚,又燥熱加之,則筋大燥也。燥金主 於收斂,其脈緊澀,故為病筋強緊急而口噤也。或病 燥熱太甚,而脾胃乾涸成消渴者,或風熱燥甚,怫鬱 在表,而裡氣平者;或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 筋惕而搐,又或風熱燥并,而欝甚於裡,故煩滿而或 祕結也。及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 涎溢胸膈,燥爍而瘛瘲昏冒僵仆也。凡此諸證,皆由 熱甚而生風燥,病各有異者,由風熱燥之微甚不等 故也。所謂「中風筋緩」者,因其風熱勝濕而為燥之甚 也。然筋緩不收而痿痹,故諸膹欝病痿,皆屬於肺金, 乃燥之化也。如秋深燥甚,則草木萎落而不收,病之 象也。是以掌得血而「能持,足得血而能步。」夫燥之為 病也。血亦衰少,不能榮養百骸,故若是也。

《李梴醫學入門》

燥分內外

外因時值陽明燥令,久晴不雨,黃埃蔽空,令人狂惑, 皮膚乾枯屑起。內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 金石燥血,或房勞竭精,或飢飽勞逸損胃,或炙煿酒 漿厚味,皆能偏助火邪,消爍血液。

六氣,風熱火屬陽,寒燥濕屬陰。但燥雖屬秋陰,而反 同風熱火化。蓋火盛則金被熱傷,木無所制而生風, 風勝濕,熱耗津。入肝則筋脈勁強,緊急口噤,發為風 癇;或手足癱瘓偏枯;或十指反而莫能搔痒;或為雀 目內瘴;入心則昏冒僵仆,語言蹇澀;入脾則膈滿不 食,或善飢而瘦;或傷積變為水腫腹脹;入肺則毛焦 乾疥,膹欝咳嗽。入腎則津液竭而煩渴及骨蒸祕結。 總皆肺金所主,陽明與肺為表裡也。

表病皮膚皴揭,四物湯去川芎,合生脈散,加知蘗、天 花粉,或單天門冬膏。如筋攣不能運動者,大秦艽湯。 裡病消渴,活血潤燥生津飲。

燥。結因肝木自旺,或肺風入大腸者,曰「風燥」,搜風順 氣丸。因臟腑積熱,或久病欝熱者,曰「熱燥」,四順清涼 飲、當歸龍薈丸。因脾胃伏火,便閉不食者,曰「血燥」,四 物湯加大黃、桃仁,或為丸服。大便偏祕者,導滯通幽 湯。小便偏結者,導氣除燥湯。陰虛火燥者,曰「虛燥」,單 黃蘗丸、補陰丸、腎氣丸。勞役氣虛燥者,補中益氣湯。 通用四物湯去芎為君,天麥冬為臣,䒷蔞為佐,升麻、 紅花、甘草為使。風加秦艽或牛膝,熱加黃芩;血倍生 地,渴加天花粉、五味子,閉結加大黃、㮋李仁、麻仁。氣 虛量加參、芪,陰虛加知、蘗。大抵宜甘寒潤劑,忌辛香 動火,及一切發汗之藥。《經》曰:「燥者潤之」養血之謂也。 蓋燥則血澀,而氣液為之凝滯;潤則血旺,而氣液為 之宣通,由內神茂,而後外色澤矣。然積液固能生氣, 積氣亦能生液。常因氣虛者,瓊玉膏。津虛者,單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