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1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至眾,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

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中 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 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 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 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 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噓唏服 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悲不能自止,容貌 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者也。夫以陽入陰 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 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 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 陰之紐,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 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 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臟蹶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 之,拙者疑殆。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以取外 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 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 但服湯二旬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 之起耳。」

《倉公傳》曰:陽虛侯相趙章病,召臣意,眾醫皆以為寒 中,臣意診其脈曰:「迵。」音洞言洞徹五臟也風迵風者,飲食下嗌 而輒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後十日乃死。病得之酒。 所以知趙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脈,脈來滑,是內風氣 也。飲食下嗌而輒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為前分界 法,後十日乃死。所以過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實,中 藏實,故過期。師言曰:安穀者過期,不安穀者不及期。 濟北王病,召臣意診其脈,曰:「風。」胸滿,即為藥酒,盡 三石,病已,得之汗出伏地。所以知濟北王病者,臣意 切其脈時,風氣也。心脈濁,病法過入其陽,陽氣盡而 陰氣入,陰氣入張,則寒氣上而熱氣下,故胸滿。汗出 伏地者,切其脈,氣陰,陰氣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 齊淳于司馬病,臣意切其脈,告曰:「當病迵風。」迵風之 狀,飲食下嗌輒後之,病得之飽食而疾走。淳于司馬 曰:「我之王家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 舍,即泄數十出。」臣意告曰:「為《火齊》米汁飲之,七八日 而當愈。」時醫秦信在旁,臣意去,信謂左右閣都尉曰: 「意以淳于司馬病為何?」曰:「以為迵風,可治。」信即笑曰: 「是不知也。淳于司馬病,法當後九日死。」即後九日不 死,其家復召臣意。臣意往問之,盡如意診。臣即為《三 火齊》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診其脈 時切之盡如法,其病順,故不死。

臣意嘗診安陽武都里成開方,開方自言以為不病, 臣意謂之病苦沓風,三歲四支不能自用,使人瘖,瘖 即死。今聞其四支不能用,瘖而未死也。病得之數飲 酒,以見大風氣。所以知成開方病者,診之,其脈法奇 咳,言曰「藏氣相反者死。」切之,得腎反肺,法曰「三歲死」 也。

《千金方》曰:「仁壽宮,遍身患風,腳不能行,奉敕治之,鍼 環跳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陽輔一穴,凡 鍼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趙卿患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鍼「上窌」一穴、「環 跳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凡鍼四穴,即能 跪起。

厙狄欽患偏風,不得挽弓,鍼肩髃一穴,即得挽弓。 《儒門事親》曰:「桑惠民病風,面黑色,畏風不敢出,爬搔 不已,眉毛脫落,作癩醫三年。一日,戴人到棠谿,來求 治於戴人。戴人曰:『非癩也』。乃出《素問·風論》曰:『腎風之 狀,多汗惡風,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面痝然浮腫。今 公之病,腎風也,宜先刺其面,大出血,其血當如墨色, 三刺血變色矣』。」於是下鍼,自額上下䤵鍼,直至頤項 皆出血,果如墨色,遍腫處皆鍼之,惟不鍼目銳眥外 兩旁,蓋少陽經此少血多氣也。隔日又鍼之,血色乃 紫。二日外又刺,其血色變赤。初鍼時痒,再刺則額覺 痛,三刺其痛不可任,蓋邪退而然也。待二十餘日,又 輕刺一遍方已。每刺必以冰水洗其面血,十日黑色 退,一月面稍赤,三月乃紅白。但不服除根下熱之藥, 病再作。《戴人》在東方,無能治者。

高評事中風稍緩,張令涌之,後服鐵彈丸,在《普濟加 減方》中。或問張曰:「君常笑人中風服鐵彈丸,今亦用 之,何也?」張曰:「此收後之藥也。今人用之於大勢方來 之時,正尤蚍蜉撼大樹,不識次第故也。」

新寨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稅,官杖六十,得驚氣成 風搐,已三年矣。病大發則手足顫掉,不能持物,食則 令人代哺,口目張睒,脣舌嚼爛,抖擻之狀如線引傀 儡。每發,市人皆聚觀,夜臥發熱,衣被盡去,遍身燥痒, 中熱而反外寒,久欲自盡,手不能繩,傾產求醫,至破 其家而病益堅。叟之子,邑中舊小吏也,以父母病訊 戴人。戴人曰:「此病甚易治,若隆暑時,不過一涌,再涌, 奪則愈矣。今已秋寒,可三之。如未愈,更刺腧穴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