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何病之有焉?」止眼白睛紅,隱澀難開,宜以當歸連𧄍 湯洗之。十三日後至日晡,微有悶亂不安,於前沖和 湯中又加柴胡三分,以升少陽之氣,飲三服,至十五 日,全得安臥,減自汗,惡寒躁熱,胸膈痞滿,小便多。服 藥之後,小便減少,大便一二日一行,鼻聞香,口知味, 飲食如常,脈微弦而柔和,按之微有力,止咽喉中妨 悶,會厭後腫,舌赤,早辰語言快利,午後微濇,以元參 升麻湯煎去查,稍熱噙漱,時時嚥之,前證良愈。止牙 齒無力,不能嚼物,用「牢牙散」入麝香少許研勻,臨臥 擦牙後。以溫水漱之愈。

安撫,初病時,右肩臂膊痛無主持,不能舉動,多汗出, 肌肉瘦,不能正臥,臥則痛甚。經曰:「汗出偏沮,使人偏 枯。」予思《內經》云:「虛與實鄰,決而通之。」又云:留瘦不移, 節而刺之,使經絡通和,血氣乃復。又言:陷下者灸之, 為陽氣下陷入陰中,肩膊時痛,不能運動,以火導之, 火引而上,補之溫之。已上證皆宜灸刺,謂此先刺十 二經之井穴,於四月十二日右肩臂上肩井穴內,先 鍼後灸二七壯,及至瘡發,漸於枯瘦處,漸添肌肉,汗 出少,肩臂微有力。至五月初八日,再灸肩井,次於尺 澤穴,各灸二十八壯,引氣下行,與正氣相接,次日臂 膊又添氣力,自能搖動矣。時值仲夏,暑熱漸盛,以清 肺飲子補肺氣,養脾胃、定心氣。

《醫學綱目》曰:「唐王太后中風不能言,脈沉而口噤。醫 人許引宗曰:『既不能下藥,宜湯氣熏之,藥入腠理,周 時可瘥。乃煎黃芪防風湯數斛,置牀下,氣如煙霧熏 之,其夕便得語。藥力熏蒸,其效如此。按丹溪云:『人之 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 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 無形,王太后病風,不言而脈沉其急,非大補不可也。 若以有形之藥湯,緩不及事。今以黃芪、防風煎湯熏 之,氣如煙霧滿室,則口鼻俱受,非智者通神之法,不 可為也。

一婦人年六十,左癱手足,不語多痰,以防風、荊芥、羌 活、南星、沒藥、乳香、木通、茯苓、厚朴、桔梗、甘草、麻黃、全 蠍、紅花為末,酒調下,不拘時。春脈漸伏,以淡鹽湯虀 汁,每早一椀,吐五日;仍以白朮、甘草、陳皮、厚朴、菖蒲, 一日二貼。後以川芎、山梔、豆豉、瓜蔕、菉豆粉虀湯吐 了,用蒼朮、南星、生薑、牛膝、茯苓酒糊丸,服十日後,夜 間微汗。手足動而能言。

《醫學正傳》曰:「予長嫂何氏,年五十七,身肥白。春初得 中風,暴仆不省人事,身僵直,口噤不語,喉如拽鋸,水 飲不能入。六脈浮大弦滑,右甚於左。以藜蘆末一錢, 加麝香少許,灌入鼻竅,吐痰一升許,始知人事,身體 略能舉動。急煎小續命湯倍麻黃,連進二服,覆以衣 被,得汗漸甦,省能轉側。但右手足不遂,語言蹇澀,後」 以二陳湯加芎、歸、芍藥、防風、羌活等藥,合竹瀝、薑汁。 日進二三服。若四日大便不去。則不能言語。即以東 垣導滯丸或潤腸丸微利之,則語言復正。如此調理, 至六十四歲,得他病而卒。

《醫宗必讀》曰:「徽商汪華泉,忽然昬仆,遺尿手撒,汗出 如珠,眾皆以絕證,既見,決無生理。余曰:『手撒,脾絕;遺 尿,腎絕,法在不治,惟大進參、附,或冀萬一。遂以人參 三兩,熟附五錢,煎濃灌下,至晚而汗減。復煎人參二 兩,芪、朮、附各五錢,是夜服盡,身體稍稍能動。再以參 附膏加生薑、竹瀝盞許,連進三日,神氣漸爽。嗣後以』」 理中補中等湯。調養二百日安。

延平太守唐東瀛,多鬱多思,又為府事勞神,昬冒痰 壅,口喎語澀,四肢不隨,時欲悲泣,脈大而軟,此脾肺 氣虛,風在經絡。余以補中益氣去黃芪,加秦艽、防風、 天麻、半夏,十劑證減二三,更加竹瀝、薑汁,倍用人參, 兼與八味丸,兩月乃愈。

吳門太史姚現聞中風昬憒,語言不出,面赤時笑,是 心臟中風也。乙亥孟秋,延余診之,六部皆得石脈。余 歸,謂唐名必曰:「石者,冬令之脈也。新秋見之,非其時 矣。其象先見於非時,當其時豈能再見耶?」果至冬月 而歿。

錢台石,年近六旬,昏倦不能言,鼻塞,二便閉,此心脾 二臟中風也,服順氣疏風化痰之劑,已瀕於危矣。比 余診之,六脈洪大,按之搏指,乃至虛反有盛候也。宜 補中為主,佐以祛風化痰,方可回生。舉家惶懼,兩日 不決。余瞋目而呼曰:「今日無藥則斃矣。」若服參而病 進,余一人獨任其咎。乃以大劑補中益氣,加秦艽、釣 藤、防風、竹瀝,再劑而神爽。加減調治,五十日始愈。 燕邸張可真遠歸,忽然中風昏昧,牙關緊閉,遂先以 牙皂末取嚏,次以筯抉開,灌蘇合丸二丸,後以防風 散投之,連進三服,出汗如洗,此邪自外解也。去麻黃、 獨活、羚羊角,加秦艽、半夏、膽星、釣藤、薑汁,十劑痰清 神爽。服六君子加竹瀝、薑汁、釣藤,六十日而痊。 《薛己醫按》曰:「車駕王用之,卒中昏憒,口眼喎斜,痰氣 上湧,咽喉有聲,六脈沉伏,此真氣虛而風邪所乘,以 三生飲一劑,加人參一兩,煎服即甦。若遺尿手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