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脛寒四肢重,少氣難言,不得臥,「取至陽、三陰交 草鞋風:取崑崙瀉之,留六呼;太谿瀉之,留六呼;申脈 五分,補少瀉多,留二吸,忌灸。」

草鞋風,足腕痛,取「崑崙透太谿,丘墟、商丘各寸半,灸 瀉之。」

又法:「取崑崙、丘墟、商丘照海不已,取太衝解谿, 足腕不用,痿躄,坐不起,髀腳痛。取光明沿皮五分,丘 墟直五分。」

外踝紅腫痛,取申脈半寸瀉之。

繞踝風,「取曲池。如繞外踝痛,兼刺孫絡,足少陽小指 間三分。如繞內踝痛,兼刺大都三分。如繞前廉痛,刺 行間六分。」

大拇指本節前骨疼,取太衝,彈鍼出血。

足五指盡痛,不得踐地,取湧泉二分,然谷一分。 「百節痛,實無所知,取絕骨、三稜鍼出血。」

《醫學入門》曰:「冷風濕痹,鍼環跳、陽陵、三陽尻尾,不知 痛痒者,用艾粟米大,於鍼尾上燒三五炷,知痛即止。」

導引

《古今醫統》曰:「以右踵拘左足拇指,除風痹。以左踵拘 右足拇指,除厥痹。以兩手更引足趺至膝上,除體痹。 又法:踞坐伸腰,兩手引兩踵,鼻內氣自拯七息,布兩 膝頭,除痹。」

又法:「凡人常覺腰脊拘急,手足舉動不遂,以左右手 朝拱,迎面呵氣三口,足立直蹬七數,踞坐,左右手抱 膝搖二七遍,納氣七息,愈周身之痹。」

《保生祕要》曰:「手足痳痹,導引法,將左足搭右膝上,以 右手扳左腳,左手托腳跟,扳向右頭即轉,左右亦如 之。兼運功法,氣脈自朝。」

運功「氣血兩虛之證,起於歸元」,會意運法,漸行患處, 多旋百回,以還原位,行住坐臥得閒,皆可運用。或時 以指甲捻痲處,捻之覺疼,使血來朝之意。

遍身痹痛:外法用火推至尾閭,令人以手跪指摩熱, 至濕出如汗即愈。

行痹「須摩湧泉及崑崙相交」,又背膊處摩熱,無論時 刻,用此法漸解。

手足風痹,念臍行「通關法」,或念背再推散四肢去,於 骨節疼處,想火燒之。

濕痹,於筋骨疼痛處,行發汗法,次行「通關法。」

《手足不仁》:「目轉臍輪并氣海,夜翻背水溉崑崙。遍身 汗出四肢瘥,要在勤行是妙功。還宜兩足交相擦,更 有三陰穴處同。」

醫案

《史記·倉公傳》曰:「齊王故為陽虛侯,時病甚,眾醫皆以 為。」臣意診脈,以為痹根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令人 喘逆,氣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齊粥且飲六日,氣下,即 令更服丸藥,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內,診之時,不能 識其經解,大識其病所在。

《唐書許引宗傳》:引宗仕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王太 后病風,不能言,脈沉難對,醫家告術窮,引宗曰:「餌液 不可進。」即以防風、黃芪煮湯數十斛,置床下,氣如霧, 熏薄之,是夜語。

《儒門事親》曰:郾城梁賈人,年六十餘,忽曉起梳髮,覺 左手指痲,斯須半臂痲,又一臂痲,斯須頭一半痲。比 及梳畢,從脅至足皆痲,大便二三日不通。往問他醫, 皆云風也。或藥或鍼,皆不解。求治於戴人。戴人曰:「左 手三部脈皆伏,比右手小三倍,此枯澀痹也,不可純 歸之風,亦有火燥相兼。」乃命一涌一泄一汗,其痲立 已。後以辛涼之劑調之,潤燥之劑濡之,惟小指次指 尚痲。戴人曰:「病根已去,此餘烈也,方可鍼谿谷。谿谷 者,骨空也。一日晴和,往鍼之。用《靈樞》中雞足法,向上 臥鍼,三進三引訖,復卓鍼起,向下臥,鍼送入指間皆 然。手熱如火,其痲全去。昔劉河間作《原病式》,常以痲 與澀,同歸燥門中,真知病機者也。」

常仲明病濕痹五七年,戴人涌之後,瀉五七次。其藥 則舟車、濬川、通經、神祐、益腎,自春及秋,必十餘次方 能愈。公之病不必鍼灸,與令嗣皆宜涌,但臘月非其 時也,欲候春時,恐予東適,今姑屏病之大勢,至春和 時,人氣在上,可再涌之,以去其根,卒如所論矣。 一稅官風寒濕痹,腰腳沉重浮腫,夜則痛甚,兩足惡 寒,經「五六月間,猶綿脛靴,足膝皮膚少有跣露,則冷 風襲入,流入經絡,其病轉劇,走注上下,往來無定。其 痛極處,便攣極而腫起,肉色不變,腠理如蟲行。每遇 風冷,病必轉增,肌體瘦乏,須人扶稍能行立。所服者, 烏、附、薑、桂,種種燥熱,燔鍼著灸,莫知其數,前後三年 不愈。」一日,余脈之,其兩手皆沉滑有力,先以導水丸、 通經散各一服,是夜瀉三十餘行,痛減半,漸服赤茯 苓湯、防風湯,此三方在《宣明論》中治痹方是也。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