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痰自清。遂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三月而痊。 知州韓廷儀先患風證,用疏風化痰養血之藥而痊。 其腿膝骨內發熱作痛,服十味固本丸、天麻丸益甚, 兩尺脈數而無力。余以為腎水虛不能生肝木,虛火 內動而作,非風邪所致也。不信,又服羌活愈風丹之 類,四肢痿軟,遍身痲木,痰涎上湧,神思不清。余曰:「皆 脾氣虧損,不能營養周身,又不能歸源。」先用六君子 加芎、歸、木香數劑,壯其脾氣,以攝涎歸源;又以八珍 湯數劑,以助五臟生化之氣,以榮養周身,而諸證漸 愈。乃朝以補中益氣湯培養脾肺,夕以六味地黃丸 滋補肝腎,如此三月餘而安。

「一婦人肢節作痛,不能轉側,惡見風寒,自汗盜汗,小 便短少,雖夏亦不去衣,其脈浮緊。」此風寒客於太陽 經,用甘草附子湯一劑而瘥。

秀才劉允功,形體魁梧,素不慎酒色,因勞怒氣,頭運 仆地,痰涎上湧,手足痳痹,時或面赤,口乾引飲,六脈 洪而無力,甚數。余曰:「肺主氣,腎藏氣,今腎虛不能納 氣歸源,陽獨居上,故作頭運。又不能攝水歸源,飲停 於中,故化而為痰。」陽氣虛熱而痲痹,虛火上炎而作 渴,當滋化源,用補中益氣合六味地黃丸料,一服而 愈。後勞役或入房即作。用前藥隨愈。

一婦人元氣素虛,勞則體痲發熱,痰氣上攻,或用烏 藥順氣散、祛風化痰丸之類,肢體痿軟,痰涎自出,面 色痿黃,形體倦怠,而脾肺二脈虛甚,此虛而類風也。 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十全大補湯,漸愈;又用加味 歸脾湯調理,尋愈。

一男子飲食勞倦而發寒熱,右手麻木,或誤以為疔 毒,敷服皆寒涼敗毒,腫脹重墜,面色痿黃,肢體倦怠, 六脈浮大,按之如無,此脾胃之氣虛也。詢之果是銷 銀匠,因熱手入水,梅銀寒凝隧道,前藥益傷元氣故 耳。遂用補中益氣及溫和之藥,煎湯漬手而愈。 太宜人年七十五,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 乾目赤,頭眩痰湧,胸膈不利,小便赤濇而短少,夜間 痰熱殊甚,遍身作痒如蟲行,此肝經氣燥而風動也, 用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治之而愈。

一男子時瘡,愈後遍身作痛,服「愈風丹」,半身不遂,痰 涎上湧,夜間痛甚,此風客淫氣,治以地黃丸而愈。 一老婦兩臂不遂,語言蹇澀,服祛風之藥,筋攣骨痛。 此因風藥虧損肝血,用八珍湯補氣血,用地黃丸補 腎水,乃佐以愈風丹而愈。

州判蔣大用,形體魁偉,中滿吐痰,勞則頭運指痳,所 服皆清痰理氣藥。余曰:「中滿者,脾氣虧損也。痰盛者, 脾氣不能運也。頭運者,脾氣不能升也。指痳者,脾氣 不能周也。」遂以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補脾土,用 八味地黃以補土母而愈。後惑於《乾坤生意方》云:「凡 人手指痳軟,三年後有中風之疾,可服搜風、天麻二」 丸以預防之,乃朝餌暮服,以致大便不禁,飲食不進 而歿。

錦衣楊永興,形體豐厚,筋骨軟痛,痰盛作渴,喜飲冷 水。或用愈風湯、天麻丸等藥,痰熱益甚。服牛黃清心 丸,更加肢體痲痹。余以為脾腎俱虛,用補中益氣湯、 加減八味丸,三月餘而痊。已後連生七子,壽踰七旬。 《外科精要》云:「凡人久服加減八味丸,必肥健而多子。」 信哉!

一婦人善怒,舌本強,手痲痹。余曰:「舌本屬土,被木尅 制故耳」,當用六君子加柴胡、芍藥治之。

《醫宗必讀》曰:「文學陸文湖,兩足痲木,自服活血藥不 效,改服攻痰劑又不效。經半載後,兩手亦痲,左脅下 有尺許,不知痛癢。余曰:『此經所謂著痹也。六脈大而 無力,氣血皆損,用神效黃芪湯加茯苓、白朮、當歸、地 黃,十劑後小效。更用十全大補五十餘劑始安。 孝廉王春卿,久患流火,靡藥弗嘗,病勢日迫。商之余 曰:『尚可療否』』?」余曰:「經年之病,且痛傷元氣,非大補血 氣不可。」卿曰:「數月前曾服參少許,痛勢大作,故不敢 用。」余曰:「病有新久之不同,今大虛矣,而日從事於散 風清火,清火則脾必敗,散風則肺必傷。」言之甚力,竟 不能決,遂致不起。

鹽賈葉作舟,遍體疼痛,尻髀皆腫,足膝攣急。余曰:「此 寒傷營血,筋脈為之引急,《內經》所謂痛痹也。」用烏藥 順氣散,七劑而減,更加白朮、桂枝,一月而愈。

《古今醫鑑》曰:「一婦人患骨節疼痛,嘔吐,心痛,脅脹,遍 身浮腫,經年不愈。以五積散全料加羌活、獨活、柴胡 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