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方》急救之,或仍灸氣海、關元二三十壯,但得手足漸 溫,脈微出者,乃可生也。一方,以胡椒研碎,用滾酒泡 服,外用蔥鹽熨法。一方,用黑豆二合炒熟,以酒烹入, 滾數沸,去豆取酒服二椀即愈。 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溫胃飲。

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歸氣飲,或五積散加吳萸。 寒中厥陰,則少腹疼痛,宜四逆湯、歸氣飲、煖肝煎。 其有寒中三陰,而寒滯不散,因致脹滿痛甚者,宜暫 用排氣飲,或韓氏溫中湯,先散其滯,然後調補之,或 用五味沉附湯,或煖肝煎,俱可擇用。

生冷內傷,以致「臟腑多寒,或為疼痛,或為嘔吐,或為 泄瀉等證,治法隨見各門。」又或素稟陽臟,每多恃強 好食生冷茶水,而變陽為陰者,治亦同前。

「稟賦素弱,多為陽衰陰勝者,此先天之陽不足;或斲 喪太過,以致命門火衰者,此後天之陽失守。其證則 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為寒慄,或脾胃不健,或 肚腹不實,或小水頻數,或陽道不壯,或每多恐畏,或 眼耳少神,是皆陽虛生寒也,治宜溫補元氣。其微者, 宜五君子煎、理陰煎、六氣煎、溫胃飲、壽脾煎之類,擇」 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補元煎、右歸飲、右歸丸、四味回 陽飲、六味回陽飲」、「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其有脾腎虛寒,每多腹痛,飱泄腎泄者,宜九炁丹、一 炁丹,并於泄瀉門求法治之。

薑附湯濟生方

治「五臟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或卒然運悶,手足厥冷。」

乾薑炮 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挾風不仁。」 加防風半兩。

兼濕腫滿。加白朮半兩。

筋脈攣急。加木瓜半兩。

肢節疼痛。加桂心半兩。

理中湯仲景下同

治太陰中寒

白朮土炒,二兩 人參 乾薑炮 甘草炙,各一兩

右剉,每服五錢,水煎服,或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米飲下,食前。名「理中丸」 ,加附子各等分,名「附子理中湯」 ,為丸名《附子理中丸》,治沉寒痼冷。

四逆湯

治「三陰傷寒,裡寒外熱。」

甘草炙,二兩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

右剉,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白通湯

復陽通脈

蔥白四莖 生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破八片,去皮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查,分溫再服。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服白通湯後,反厥逆無脈,乾嘔而煩者。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查,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豬膽,羊膽亦可。

通脈四逆湯

治「中寒下利清穀,厥逆脈微腹痛,而外反熱,不惡寒,面赤乾嘔咽痛,此陰陽相隔,元陽欲散也,以此主之。」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 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查,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 去蔥。加芍藥二兩。

嘔者加生薑二兩

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三建湯丹溪心法下同

治中寒

大川烏 附子 天雄並炮,各等分

右剉,每四錢,水二盞,薑十五片,煎服。

霹靂散

治中寒

附子一枚半兩者,炮熟取出,用冷灰培之,細研, 真臘茶一大錢,為末。

右同和,分二服,每服水一盞,煎六分,臨熟入蜜半匙,放溫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