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中暑有三證》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金匱》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 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 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 之則淋甚。

病有在表,有在裏者。有表裏俱病者,此則表裏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重有熱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裏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徐氏曰。此條無治法。東垣以清暑益氣湯主之。所謂發千古之祕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重者,水也。夏時暑熱,以水灌溉而得之。《金匱》以一物瓜蔕散主之,或云五苓散。

《晉王叔和脈訣》

暑得虛脈

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虛須早 治,養榮益氣莫蹉跎。

《宋朱肱活人書》

中暑

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其人發渴不已。酒蒸黃連丸 主之。

暑濕合病為濕溫

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薄,則發濕溫。病苦 兩脛逆冷,腹滿,又胸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 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 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 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夏月調攝法》

凡盛暑衝熱,切不可以冷水洗手面,大損人目。 夏一季是人脫精神之時,心旺腎衰,腎化為水,至秋 始凝,及冬乃堅,是故尤慎房室,固養精神。

《楊豋父直指方》

暑由口鼻入

人之心包絡與胃口相應,胃氣稍虛,或因饑冒暑,則 暑毒自口鼻而入,凝之於牙頰,達之於心包,如響應 聲。倘遇暑以還,急漱水而勿嚥可也。

《嚴用和濟生方》

中暑

夫中暑所以脈虛者,蓋熱傷氣而不傷形也。且暑者,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為心。是以暑喜傷心,令 人身熱頭痛,狀類傷寒,但背寒面垢,此為異耳。甚則 昏倒不知人,手足微冷,煩渴口燥,或吐或瀉,或喘或 滿,此皆暑氣之所為也。大抵中暑悶亂,切不可便與 冷水,及臥冷濕地,得冷則死,惟當溫養,用布衣蘸熱 湯熨臍中及氣海,或掬熱土至臍心,仍更溺之,候漸 甦醒,以米湯徐徐灌之,然後隨證調治。近屢見江浙 之間,中暑多有搐搦不省人事者,《醫經》所不載。診其 脈浮而虛,蓋浮則為風,虛則為暑,此中暑而又傷風, 俗命名謂之暑風。若作驚癇之治,多致不救。倉卒之 際,宜以溫熟水化蘇合香丸灌之,俟其稍甦。卻以黃 連香薷散。加羌活煎服。作效者多矣。

《金劉完素六書》

中暑

中暑大汗自出,脈虛弱,頭痛目乾,倦怠煩躁,或時惡 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裏,通宜白虎湯。或裏熱甚,腹滿 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尤妙。 中暑自汗,脈虛弱者,熱傷氣而反自汗大出,故脈不 能自實,而反虛弱。

中暑之證,身熱頭痛,背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口乾 倦怠而身不痛,或時惡寒,或畏日氣,脈虛而弱,無問 表裏,通宜白虎。夏月感冒,發熱煩渴,五苓散、桂苓甘 露飲、黃連香薷飲、雙解散。或裏熱甚,脈滿而脈沉可 下者,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妙。半表半裏 者,小柴胡涼膈天水散。

《李杲十書》

動靜不同

「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熱脈洪大動而 火勝者,熱傷氣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辛苦人多得 之,不可不知也。

靜而傷暑。火乘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 濕勝者。身體重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安樂之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