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身陽氣,宜辛溫解散,薷藿湯之類。若外既受寒,內復 傷冷,加乾薑、砂仁、神麴。若外觸暑氣,內傷冷食,以致 外熱內寒,宜清暑益氣湯。若外不受寒,止是內傷生 冷,腹痛嘔瀉,宜理中湯加麥芽、砂仁,或大順散,或二 氣丹、冷水下丹丸,皆治。因暑傷冷,非溫散治暑之謂 也。誤服發黃、發斑、蓄血悶亂而死。

內傷勞役,或素氣血虛弱病暑者,一以滋補為主,慎 用大熱大涼之劑。暑重尿赤者,清暑益氣湯。暑輕力 倦者,補中益氣湯,或為丸。中暍,暫加香薷、扁豆。陰虛 者,滋陰降火湯、腎氣丸。

大熱傷氣,《養生家》謂此時縱酒恣色,令人內腎腐爛, 至秋方凝,甚則化木而死。時常禦暑,體實者,香薷散、 益元散,虛者忌用。蓋脾虛者,不必因暑勞役,及乘涼 致病。每遇春末夏初,頭痛腳軟,食少體熱,名注夏,宜 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黃蘗、芍藥、五味、麥冬,有痰加 半夏、薑汁,實三伏卻暑之聖藥也。如氣衰精神不足, 煩渴懶食者,「生脈散、誘行丸。」通用謝傅《萬病無憂散》。

《龔信古今醫鑑》

中暑

夫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 胞絡之經,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 氣則氣消而脈虛弱。其外證頭疼身熱,口乾煩渴,面 垢自汗,倦怠少氣,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 亂,吐利痰涎嘔逆,發黃生斑,皆是其證。又甚者,火盛 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獨旺,以致搐搦,不省人事,其脈 虛浮。浮者風也。虛者暑也。俗曰暑風。治宜黃連香薷 飲加羌活。或只雙解散加香薷。

《治法》

大抵治暑之法,宜清心、利小便為主。若自汗甚者,不 可利其小便,以白虎湯清解之,次分表裡治之。如在 表頭痛惡寒者,宜雙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十味香 薷飲之類。在半表半裡,泄瀉煩渴,飲水吐逆,五苓散 主之。熱甚煩渴,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宜解毒 湯下神芎丸、酒蒸黃連等丸。或人平素虛弱,及老人 冒暑,脈微下利,渴而喜溫,或厥逆不省人事,宜「竹葉 石膏湯」,加附子半箇,冷服。凡夏月暑證,不可服諸熱 燥劑,若誤用之,乃致斑毒發黃,小便不通,悶亂而死 矣。

傷暑與傷寒,俱有發熱,當明辨之。蓋寒傷形,暑傷氣, 傷寒則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惡熱而脈虛微,以此 為異。《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治宜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主之。天 時淫雨,濕冷并行,蒼朮白虎湯主之。若元氣素弱而 傷重者,用清暑益氣湯。

《陶華六書》

中暑

中暑脈虛而伏,身熱背惡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毛 聳惡寒,昏昏倦怠,而身不痛,與傷寒諸證不同矣。內 外俱熱,口燥煩渴,四肢微冷,而身不痛,用白虎湯。痰 逆惡寒,橘皮湯。熱悶不惡寒,竹葉石膏湯。頭痛惡心 煩躁,心下不快,小便不利,五苓散下消暑丸。中暑用 小柴胡湯最良。脈芤遲,腠理開,洒洒然毛聳口開,板 齒燥。白虎加人參湯。霍亂煩躁。大渴腹痛。四肢冷。腳 轉筋。以黃連香薷湯。

暑中三陽,所患必熱,脈來數。加減續命湯,去附子、桂 枝、麻黃,加黃芩、黃蘗、柴胡。

若夏月大發熱,頭疼躁渴,背惡寒,微汗,脈虛無力,口 齒燥者,名「中暑」,用寒涼之劑清之。

凡用暑證藥,若有香薷,先煎香薷一二沸,後入餘藥 同煎。

《王肯堂證治準繩》

夏為暑病

按:中暍、中暑、中熱,名雖不同,實一病也。若冬傷於寒, 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過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 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或曰:新 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

中暍與傷寒相似而異

張氏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其風寒濕者,皆地之氣, 係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惟暑乃天之氣,係清邪,所以 中手少陰心經也,其證多與傷寒相似,但暍與傷寒 脈不同矣,夫傷寒雖惡寒發熱,初病未至於煩渴,惟 暑則不然,初病即渴,所以與傷寒為異也。且傷寒之 脈必浮盛,中暑之脈虛弱,或弦細芤遲者有之。《經》曰: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之謂也。 假如太陽病項背強,八八反汗出惡風。若當炎暑之 時,豈不與中暍相似。惟其不渴。故與桂枝加葛根湯 主之。凡居夏秋之令,炎暑之時,必當依經詳審,則無 差失之患矣。

以證言之,傷寒惡寒,傷熱惡熱。以脈言之,傷寒脈盛, 傷暑脈虛。且暑脈虛細,與濕痙之脈有相似者,而證 則不同。暑則自汗而渴,濕則不渴,痙則身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