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82

此页尚未校对

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乃心火暴甚,暑熱乘 之,令人噎悶,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臟素虛,暑得深中 者,但不似心臟之篤耳。如入肝則眩運頑痹,入脾則 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當補益 與清解兼行,然必審其屬於何臟,用藥乃得相當也。 日中勞役而觸冒其暑者,此宜清涼解其暑毒,如白 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之類,皆可取 用也。

深居廣廈襲風涼,生冷遏抑其陽而病暑者,一切 治暑清涼之方,即不得徑情直施。如無汗,仍須透表 以宣其陽;如吐利,急須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溫 藥以從治之。故冒暑之霍亂吐瀉,以治暑為主;避暑 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中為主,不可不辨也。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 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歷試見聞廣耳。其取用小半 夏茯苓湯,不治其暑,顓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 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 薷飲,用香薷、扁豆、厚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加黃 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 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 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 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復丹,以治暑證之多瀉利 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 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香之 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飲子,以 治暑證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醫者 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 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 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散,用人 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 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芪、白朮、陳皮、木 瓜,益虛以去濕熱。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 芪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勿論 中暑與否,所宜頻服者也。中暑必顯躁煩熱悶,東垣 倣仲景竹葉石膏湯之制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 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 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 砂,則并去熱;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 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 濕。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昌觀暑風一 證,其卒倒類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 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 「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則其方亦可得治暑風之一 斑矣。倘或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 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復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 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 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 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 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 之外。無可撲滅矣。綜群方而論列之。以其詳。故益加 詳焉。

《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蔕湯二方》

《金匱》治暍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顓治其 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 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 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蔕湯顓治其濕, 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 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㗜其胸中之 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 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 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 求其引伸瓜蔕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夫肺金, 則絕無一方矣。故特舉二方,合論其義。見無形之熱 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 肺金。則用瓜蔕湯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傷寒痙濕 暍篇中不載。金匱痙濕暍篇中復出之。金鍼暗度。宜 識之矣。

白虎加人參湯本文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 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夏月汗出 惡寒者,衛氣虛也;身熱而渴者,肺金受火尅而燥渴 也。《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適 王,肺金受制,證屬太陽。然與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 此湯以救肺金,是為第一義矣。

瓜蔕湯本文云: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 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蔕湯主之,變散 為湯,而去赤小豆酸漿水,獨用瓜蔕一味煎服,㗜去 胸中之水,則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㗜中有宣泄之 義,汗如其故,不復水漬皮間矣,此即《內經》以水灌汗, 乃至不復汗之證。仲景會其意,言中暍者,兼乎中濕, 有所祖也。然水行皮中,何以脈見微弱耶?蓋中暍脈 本虛弱,而濕居皮膚,內合於肺,阻礙榮衛之運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