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治暑傷肺。欬喘煩渴氣促。

黃芪二錢, 當歸、 生地、 人參、 麥冬各一錢, 《五味子》十粒。

右剉水煎服

通苓散得效方

治傷暑煩渴。泄瀉尿澀。

木通、 車前子、 茵陳、 瞿麥各一錢。

右剉,入燈心二十莖,麥門冬各二十箇,水煎服。

桂苓甘露飲醫學正傳

治伏暑煩渴引飲

滑石二兩, 茯苓、 澤瀉、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白朮、 豬苓、 肉桂各五錢。

右為末,每二錢,薑湯調下。

醍醐湯局方

解暑熱止煩渴

烏梅肉另焙研末,一斤 草果一兩 縮砂仁 白檀香各五錢, 煉蜜五斤

右細末,入蜜微煎沸,攪勻,磁器盛,冷水調服。

春澤湯得效方

治暑熱燥渴,引飲無度,或水入即吐。

即《五苓散》去桂加人參也。

濯熱散醫學正傳

一名「龍鬚散。」 治暑熱煩渴,及霍亂後渴最妙。

白礬、 五倍子, 烏梅肉,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入白麪四兩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下。

消暑十全飲局方下同

治傷暑吐瀉

香薷一錢半 「白扁豆 厚朴 紫蘇葉 白朮 赤茯苓 藿香葉 木瓜 白檀香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解暑三白散

治暑熱引飲過多。致吐瀉。

澤瀉、 白茯苓、 白朮各二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燈心二十莖,水煎服。

香薷湯直指方

治暑病吐瀉

香薷三錢, 白扁豆、 厚朴、 赤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或為末,湯點二錢服。他暑藥皆不及此。一方無茯苓,有「茯神。」 一方無茯苓、甘草。

香朴飲子丹溪心法

治傷暑吐瀉煩亂

香薷一錢半 厚朴 白扁豆 澤瀉 赤茯苓 陳皮留白 木瓜 半夏 人參 紫蘇葉

烏梅肉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煎服。一方無陳皮。

大順散局方下同

治「暑月煩渴,引飲過多,脾胃停冷,濕作吐瀉。」

甘草二兩,剉長一寸 乾薑 杏仁 肉桂各四錢

先將甘草以白沙同炒黃熟,次入薑同炒令熟,次入杏仁同炒黃,用篩下,去沙淨,乃入桂為末。每二錢,水煎溫服。如煩躁,《井華》水調下。

清暑和中散古今醫鑑

治中暑傷暑諸證,霜降後勿用。

香薷二兩, 豬苓、 澤瀉、 滑石、 草果各兩半, 黃連酒炒 厚朴、 木通、 車前子炒 枳殼、 縮砂各一兩, 白朮、 赤茯苓、 陳皮各七錢, 茴香五錢, 白扁豆四錢, 木香、 甘草各三錢。

右為細末,每二錢,冷水調下,或剉一兩煎服亦佳。

酒蒸黃連丸得效方

一名「小黃龍丸。」 治伏暑嘔渴惡心,及年深暑毒不差者。

黃連四兩,清酒七合浸之,蒸乾,以酒盡為度。

右為末,麪糊和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熟水吞下,以「胸膈涼不渴」 為驗。

桂苓甘露散儒門事親

治伏暑引飲泄利

滑石一兩, 石膏、 《寒水石》、 澤瀉、 乾葛

白朮、 赤茯苓、 甘草各五錢, 人參、 桂皮、 藿香各二錢半, 木香一錢二分半。

右為末,每二錢白湯調下。

卻暑散得效方

治傷暑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兩, 寒食麪 生薑各一斤。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不拘時新汲水或白湯調服。

枇杷葉散和劑局方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

香薷七錢半 枇杷葉去毛炙 陳皮焙 丁香 厚朴薑汁炙,各半兩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 乾木瓜 甘草炙,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