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2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太陰在泉,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

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者。因客淫於下。而太陰之主氣自病也。隱曲者。前陰也。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所謂感邪 而生病也。

「水運不及,則濕氣勝之」,此「歲運不及,而四時之勝氣又乘而侮之也。」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五臟內合五行,五行內生六氣」,是以五臟之氣病於內,而六氣之證見於外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故曰: 「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 於經。」

風雨寒暑,天之邪也,故中人也高。濕乃水土之氣,故中於身半以下。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 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 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地者,地閣也。風乃天氣,故常候於闕庭,寒濕者地氣,故候在地部。風乃陽邪,故其色薄澤,寒濕者陰邪,故其色沖濁。

《百病始生篇》

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

《九宮八風篇》

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 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 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

淋露寒熱者,汗出而為寒為熱也。犯其雨濕之地,則風濕相搏而為痿。

《扁鵲難經》

中濕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 主濕,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 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 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發也。 腎主濕,濕化五液,腎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熱,脈 大,心也;小腹痛,足脛寒,脈沉濡,腎也。

中濕得之為賊邪。

《漢張機金匱要略》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 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一作疼煩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 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作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 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作不利者死。若下利 不止者亦死。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 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 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 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 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 鼻中則愈。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 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 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 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 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 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 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 附子湯主之。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宋朱肱活人書》

中濕

問:「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何?」曰: 「此名中濕也。風雨襲虛,山澤蒸氣,人多中濕,濕流關 節,須身體煩痛,其脈沉緩,為中濕主。一身盡痛,發熱 身黃,小便自利者,朮附湯。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 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湯、五苓散主之。」

風濕

問:「支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