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134

此页尚未校对

而收小,依次而上至璇璣穴,向左臂打圈而下,至曲 池,經內關,遡掌心及指尖圈,出背外關而上肘後肩, 并及大椎而下運於尾閭,由下復上,過玉枕,逾崑崙、 泥丸、面部,上鵲橋而降重樓,達胃口,過臍至玉柱,復 「氣海,行入右腿歷膝關,由鞋勞穴穿足背至指尖轉 湧泉,踵後上,運過陰谷通尾閭,又圈至頂門,如前下 鵲橋」,依次送左腿,似右法而落湧泉,又昇泥丸及璇 璣穴。右行照左手轉過肩背,貫崑崙而下攝元海,如 此將週身經脈宣暢,徐徐迴轉,但意至而氣自相隨, 是為有作之週天法,亦可與造化參。

醫案

《東垣十書》曰:「癸卯冬,白樞判家一老漢,面塵脫色,神 氣特弱,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裡 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以求治。予曰:『此非肉食 膏粱,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天氣雖寒,衣蓋猶薄不 禁而腸頭脫下者,寒也。真氣不禁,形質不收,乃血滑 脫也。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下脫也。用訶子皮』」 散,澀去其脫,而除其滑,微酸之味,固氣上收;以大熱 之劑,而除寒補陽,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而安。 《局方發揮》曰:「予從叔年踰五十,夏間患滯下病,腹微 痛,所下褐色,後重頻併,穀食大減,時有微熱,察其脈, 皆弦而濇,似數而稍長,卻喜不甚浮大,兩手相等。視 其神氣大減。予曰:『此非滯下,憂慮所致,心血虧,脾氣 弱耳』。」遂與參、朮為君,當歸身、陳皮為臣,川芎、炒白芍 藥、茯苓為佐使。時暄熱甚,加少黃連,與兩日而安。 梅長官年三十餘,奉養厚者,夏秋間患滯下,腹大痛, 有人教服單煮乾薑,與一貼痛定,少頃又作,又與又 定,由是服乾薑至三斤。八日後,予視之,左脈弦而稍 大似數,右脈弦而稍大,減亦似數,重取之似緊。余曰: 「此必醉飽後喫寒冷太過,當作虛寒治之。」因其多服 乾薑,遂教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白朮、陳皮、酒紅花、 茯苓、桃仁,煎入生薑汁飲之,至一月而安。

金氏婦年近四十,秋初尚熱,患滯下,腹但隱痛,夜重 於晝,全不得睡,食亦稍減,口乾不飲。已服《治痢靈砂》 二貼矣。余視之,兩手脈皆濇且不勻,神思倦甚,飲食 全減。因與四物湯倍加白朮為君,以陳皮佐之,與十 數貼而安。

「浦江鄭兄,年近六十,奉養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滯 下,而又犯房勞,忽一晚正走廁間,兩手舒撒,兩眼開 而無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拽鋸,呼吸甚微,其脈大 而無倫次,無部位,可畏之甚。」余適在彼,急令煎人參 膏,且與灸氣海穴,艾炷如小指大,至十八壯,右手能 動。又三壯,脣微動,參膏亦成。遂與一盞,至半夜後,盡 三盞,眼能動,盡二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利,止 十斤而安。

《丹溪心法》曰:「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 滑,因飲白酒作痢,下血淡膿水,腹痛,小便不利,裡急 後重,參、朮為君,甘草、滑石、檳榔、木香、蒼朮為佐,下保 和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證俱減,獨小便不利,以益 元散與之,安。」

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饑索飯, 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 冷水調生蜜飲之,甚怏,滯下亦漸緩,如此五七日,召 余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且令以人參、白 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 甚發呃,余知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然滯下 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如此者三日,呃猶未止。眾皆 尤藥之未當,將以薑、附飲之。余曰:「補藥無速效,附子 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余曰: 「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數日,藥力到,當自 止。」又四日而呃止,滯下亦安。

陳擇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嗽病而作止不 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呃作。召余視之, 脈皆豁大,眾以為難。余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 朮湯,下大補丸以補血,七日而安。

余族叔,形色俱實,痃瘧又患痢,自恃強健能食,絕無 忌憚。一日召余曰:「卻健而能食,但苦汗出耳,汝能止 此汗否?」余曰:「痃瘧非汗不能愈,可慮者,強健與能食 耳。此非痢也,胃熱善消,脾病不化,食與積勢已甚矣。 此時宜節擇飲食,以養胃氣,省出入以避風寒,候汗 透而安。」叔曰:「世俗謂無飽死痢疾,我今能食,何謂可」 慮?余曰:「痢而能食者,知胃氣未病也,故言不死」,非謂 恣食不節擇也。不從所言,恣口大嚼過多,又啖水果